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 (二).pdf
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
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篇「一」
一、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
检查和消除火灾隐患,是公娱乐场所预防火灾的有效手段,公娱乐场所的
消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每月至少要组织一次防火检查;其内设部门每
周要开展一次防火检查:单位消防安保人员每日要进行防火巡查;营业期间的防火巡
查至少每2小时一次,营业结束后,应当对营业现场进行检查,夜间防火巡查不应
少于两次。
消防安全检查、巡查的主要内容:
L用火、用电、用油、用气有无违章现象;
2.新建、改建、扩建及装修工程是否依法申报;
3.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防火间距是否被占用;
4.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置是否合理好用;
5.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制定、演练及员工消防知识的掌握情况;
6.消防控制室或值班室值班人员是否在岗在位;消防控制室是否2人值班,并
经过专门培训后持证上岗;消防值班记录是否齐全,记录是否认真;
7.自动报警、自动灭火、应急广播等消防控制设施、启动按钮是否完整好用,
并处于良好状态;楼层设置的内部报警电话或报警按钮是否完整好用;消防控制室或
值班室与有关部门、人员通讯联络是否畅通;
8.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了物品;厨房、灶间
烟道是否经常清洗;
9.室内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有无损坏、埋压、遮挡、圈占等;灭火器检查、
消火栓试压,自动消防设施、供水系统维护保养及设施运行记录是否齐全;
10.建筑自动消防设施运行是否处于良好状态,是否委托具有维护保养资质的
企业每月进行一次维护保养,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测;
1L有无违章设置员工集体宿舍;门窗是否设置了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12.营业期间有无电气焊、油漆粉刷等施工、维修作业情况;
13.顾客有无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或在室内燃放烟花爆的现象;
14.燃油、燃气管道、阀门有无破损、泄露;
15.营业结束后,燃油、燃气阀门和非必要用电设备电源是否关闭,有无遗留
火种;
16.灭火器配置数量是否充足,选型是否准确,放置位置是否明显、无遮挡并
且便于取用;
17.工作人员配备的强光照明手电筒是否完整好用。
单位对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要立即改正;不能立即改正的,应当记录在案并
向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报告,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
或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及时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确定整改措施、时限、部门和责任
人,并加强整改期间的安全防范,确保消防安全。
二、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
公共娱乐场所的员工必须熟练掌握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要求和技能,确保一
旦发生火灾,能够及时发现、有效处置,防止之势扩大和蔓延。
1.要结合场所火灾特点,组织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组织全体员工
进行实战演练,确保每一名员工熟悉初起火灾的扑救程序和基本要求,熟练掌握各
类灭火设施和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要根据单位实际,组建火灾应急处置的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第一梯队有起
火部位附近的当班员工组织,第二梯队由不在起火部位的所有当班员工组成。各类
工作人员不足50人的,可以成立一个梯队,每个梯队分为灭火行动组、通讯联络
组、疏散引导组。灭火行动组人员要熟知消防设施、器材的位置、使用方法和要
求,了解各部位、岗位的火灾危险性;
3.当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接到火灾报警信号时,要通过无线对讲系统或单位内
部电话等方式,立即通知巡查人员或报警区域的楼层值班及工作人员,迅速赶往现
场实查看,确认或发现火情后,要立即通过报警按钮、楼层电话或无线对讲等通
讯方式向消防控制室报告;
4.现场人员在向消防控制室或值班室报告的同时,要组织第一梯队灭火行动组
在30秒内形成第一灭火力量,使用现场消火栓、灭火器等设施器材有秩序灭火;
消防控制室或值班室接警后,要立即通过单位内部电话、无线对讲系统或广播、警
铃等有效方式,发出火警指令,通知第二梯队人员赶赴现场,同时后动防排烟系统
和消防水泵等消防设施,并拨打“H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