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东省莱州市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管理类A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及答案1套.docx
2025年山东省莱州市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管理类A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
第一部分单选题(150题)
1、尽管“负面新闻”关注的是体现冲突、对抗、不和谐的负面题材,报道者对题材的使用角度的表现方式却可能不尽相同,优秀的报道者往往在负面题材中发现积极的因素,即使发现不了积极的因素,也会以建设性的态度处理消极因素,给人以警醒、反思;而蹩脚的报道者面对某些负面题材,会以猎奇把玩的心态进行报道,使人徘徊于感官的刺激当中,难以获得精神的震撼、洗礼与反思,反而会扩大人们对社会的恐惧与不安全感,造成极坏的影响。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即使负面题材也包含着可供挖掘的积极因素
B.报道者是否优秀主要体现在对负面题材的挖掘深度上
C.对负面题材的处理方式是影响新闻效果的关键因素
D.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应该以更为积极的视角处理负面题材
【答案】:C
2、某大学研究生人学考试的专业课试卷共有6道题,50个考生中,答对的共有202人次。已知每人至少答对2道题,答对2道题的5人,答对4道题的9人,答对3道题和5道题的人数同样多。则答对6道题的人有()个。
A.5
B.6
C.7
D.8
【答案】:B
3、甲、乙两种商品原来的单价和为100元,因市场变化,甲商品降价10%,乙商品提价40%,调价后两种商品的单价和比原来的单价和提高20%,则乙商品提价后为多少元?()
A.40
B.60
C.36
D.84
【答案】:D
4、清朝雍正年间,市面流通的铸币,其金属构成是铜六铅四,即六成为铜,四成为铅。不少商人出于利计,纷纷熔币取铜,使得市面的铸币严重匮乏,不少地方出现以物易物的现象。但朝廷征收市民的赋税,必须以铸币缴纳不得代以实物或银子,市民只得以银子向官吏购兑铸币用以纳税,不少官吏因此大发了一笔。这种情况,雍正以前的明清两朝历代从未出现过。从以上陈述可推出的结论有()①上述铸币中所含铜币的价值要高于该铸币的面值②上述用银子购兑铸币的交易中,并不按朝廷规定的比例成交③雍正以前明清两朝历代,铸币的铜含量均在六成以下④清朝雍正年间,铸币是唯一的货币形式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答案】:B
5、海豚一次又一次地被提名为地球上最聪明的物种之一。研究海豚大脑和智力长达30年的专家说,海豚有自己的文化,会使用工具,有复杂的社会。
A.生理结构和海豚比较相似的抹香鲸可能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中大脑体积最大的,重量可达20磅,有很强的计算能力来完成像移动之类的基本任务
B.现代海豚的祖先在始新世时期(约3300万年前结束)开始进化出较大的大脑
C.观察显示,海豚会去戳河豚,从而进入一种类似迷幻的中毒状态,可能是因为吸收了河豚体内的强力神经毒素
D.宽吻海豚被观测到会利用海绵作为保护吻部的工具,还能在海底的沙子中翻找鱼类,巴西的海豚还学会了与巴西南部的渔民合作捕鱼
【答案】:D
6、低碳消费方式体现人们的一种心境、一种价值和一种行为,其实质是消费者对消费对象的选择、决策和实际购买与消费的活动。消费者在消费品的选择过程中按照自己的心态,根据一定时期、一定地区低碳消费的价值观,在决策过程中把低碳消费的指标作为重要的考量依据和影响因素,在实际购买活动中青睐低碳产品。低碳消费方式代表着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式发展。低碳消费方式的实现程度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消费文化和习惯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推行低碳消费方式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根据文意,选出推断不正确的一项。()
A.推行低碳的消费方式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其根本原因在于低碳消费方式代表着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式发展
B.消费者对消费对象的选择、决策和实际购买与消费的活动会受到心境与价值观的影响
C.消费者在消费中把低碳消费的指标作为重要的考量就会更多地青睐低碳产品
D.低碳消费方式是以“低碳”为导向,着力解决人类生存环境危机的一种共生型消费方式
【答案】:A
7、“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这是苏轼的一首绝句,歌咏的节令是()。
A.重阳
B.中秋
C.七夕
D.清明
【答案】:B
8、纪录片《长征路上》的热播引起了强烈反响。假如让你按当年的足迹重走长征路,没有经过的省份是()
A.浙江
B.江西
C.湖南
D.贵州
【答案】:A
9、在我国文化用语中经常出现“别称”或“代称”。下列关于“别称”和“代称”的表述错误的是()
A.李清照词“人比黄花瘦”中的黄花是菊花
B.古人用“弄璋之喜”来祝贺他人升官
C.人们称妇女为“巾帼”是由于妇女戴的头巾叫巾帼
D.“及笄之年”指古代女子年满十五岁,到了可结婚
【答案】:B
10、古代座次尊卑有别,在鸿门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