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1《从分数到分式》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docx
15.1.1《从分数到分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设计意图
本节课以“15.1.1《从分数到分式》”为主题,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分式的概念,理解分式与分数的联系,掌握分式的性质,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式运算。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从分数到分式的认知过渡,培养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等核心素养。学生能够理解分式表示比例关系和变化规律,发展数学建模能力;通过分式的性质学习,锻炼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实际问题解决,提升直观想象和数学应用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分式的概念和性质,以及分式的化简和运算。
难点:分式的性质理解和应用,分式化简过程中的思维转换。
解决办法:
1.重点通过直观图形和实际情境引入分式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分式表示比例关系的直观意义。
2.对于分式性质的难点,设计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验证性质,强化理解和记忆。
3.在分式化简和运算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从整数运算过渡到分式运算,注重分式基本性质的应用,并通过练习巩固。
4.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分式运算过程,帮助学生突破思维转换的难点。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电子白板、笔记本电脑、投影仪
2.课程平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配套教学资源库
3.信息化资源:分式概念动画、分式性质演示视频
4.教学手段:实物教具(如分数条)、多媒体课件、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教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分数,如“一块蛋糕被平均分成了8份,吃了其中的3份”,提问学生如何用分数表示这一情况。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数在表示比例关系中的应用,例如,如何表示“一个班级有40人,其中女生占60%”。
3.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出分式的概念。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分式的概念(5分钟)
-教师讲解分式的定义,通过分数的极限思想引出分式。
-展示分式的标准形式,强调分母不为零的重要性。
-通过实例展示分式在表示比例关系中的应用。
2.分式的性质(5分钟)
-教师介绍分式的性质,包括分子分母同乘(除以)一个非零数,分式的值不变。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发现和验证分式的性质。
-教师总结性质,并举例说明。
3.分式的化简(5分钟)
-教师演示分式化简的步骤,强调约分和通分的方法。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分式化简练习。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1.分式运算练习(10分钟)
-学生独立完成分式加减、乘除运算的练习题。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2.分式应用题讨论(5分钟)
-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如“一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3倍,如果宽是4cm,求长方形的周长”。
-学生小组讨论,尝试用分式表示和计算。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教师提问:分式与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如何判断一个分式是否可以化简?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展示化简过程,强调关键步骤。
3.教师提问:分式运算时,如何避免出现分母为零的情况?
4.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强调分式运算的注意事项。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教师提出问题:分式在科学研究和工程计算中有什么应用?
2.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见解,教师总结并强调分式在数学以外的应用。
七、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分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
2.布置课后作业,包括分式化简、运算和应用题的练习。
教学时间总计:45分钟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分式的历史背景介绍:通过介绍分式的历史发展,让学生了解分式是如何从古代的分数概念发展而来的,以及它在数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性。
-分式在现代数学中的应用:探讨分式在物理学、工程学、经济学等领域的应用,如速度、加速度、利率的计算等。
-分式与极限的关系:简要介绍分式与微积分中极限概念的联系,为后续学习微积分打下基础。
-分式与方程的关系:讨论分式方程的概念,以及如何求解分式方程,包括分式方程的增根问题。
2.拓展建议: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数学史书籍或文章,了解分式的发展历程。
-鼓励学生查找分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如通过互联网或图书馆资源,加深对分式实际意义的理解。
-提供一些在线数学资源,如教育网站上的分式教学视频和互动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分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建议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分式相关的数学竞赛题目,以提升解题能力和数学思维。
-鼓励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分式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