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建筑工程材料中界面剂(混凝土界面剂)进场验收标准技术交底.docx

发布:2025-04-04约1.57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建筑工程材料中界面剂(混凝土界面剂)进场验收标准技术交底

一、验收依据

1.国家标准与行业规范

–《混凝土界面处理剂》JC/T907-2018:现行核心标准,规定了界面剂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

–《水泥基自流平砂浆用界面剂》JC/T2329-2015:适用于自流平砂浆配套的界面处理剂。

–《墙体用界面处理剂》JG/T468-2015:针对墙体基面处理的专项标准。

–《天津市建筑用界面处理剂应用技术规程》DB/T29-133-2024:地方最新标准,自2024年9月1日起实施,替代2016版。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HJ2537-2024:环保指标要求(VOC≤50g/kg,重金属铅≤0.01%、镉≤0.005%)。

二、验收内容与标准

1.文件资料审查

–产品合格证:需包含生产批次号、执行标准(如JC/T907-2018)、类型(干粉/液体)、适用基材(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及环保认证编号。

–型式检验报告:覆盖以下关键指标:

?力学性能:剪切粘结强度(I型≥1.5MPa,II型≥1.0MPa)、拉伸粘结强度(I型14d≥0.6MPa,浸水后≥0.5MPa)。

?耐久性:耐冻融循环(25次后质量损失≤5%,强度损失≤20%)、耐湿热老化(85℃/85%RH下性能保留率≥90%)。

?环保性:VOC、重金属含量符合HJ2537-2024要求。

2.材料复验项目

–关键性能复验(抽样送检):

项目

标准要求

试验方法

拉伸粘结强度(14d)

I型≥0.6MPa,II型≥0.5MPa

GB/T50728-2011

耐水性

浸水7天后粘结强度保留率≥80%

JC/T907-2018

抗冻性

25次冻融循环后无开裂、剥落

GB/T50082-2009

–抽样规则:

?干粉类:每5吨为一批,不足按一批计;

?液体类:每3吨为一批,不足按一批计。

3.外观与包装验收

–干粉界面剂:粉体均匀无结块,包装密封防潮,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通常≤6个月)。

–液体界面剂:乳液无分层、沉淀,粘稠度适中(粘度0.026-0.030Pa·s),包装标识清晰。

三、施工工艺控制要点

1.基层处理

–基面要求:混凝土表面需清除浮灰、油污,含水率≤8%,加气混凝土需预湿润但无明水。

–界面剂配制:

?干粉类:按水灰比1:4~1:5机械搅拌至均匀浆状,无生粉团;

?液体类:按说明书比例(如界面剂:干混料=1:2)混合后涂刷。

2.施工工艺

–涂刷/喷涂:均匀覆盖基面,涂布量2.5-3.0kg/m2,厚度≤2mm;

–拉毛处理:通过滚筒或喷枪形成粗糙表面,增强后续砂浆粘结力。

–固化养护:施工后静置4-6小时(25℃环境)再抹灰,避免扰动。

3.节点处理

–新旧混凝土接缝:界面剂涂刷后嵌入耐碱网格布,搭接宽度≥100mm;

–管道穿墙部位:包裹界面剂并压实,避免空鼓。

四、注意事项与强制性条文

1.储存与运输

–干粉界面剂需防潮储存,堆高≤3层;液体界面剂避光存放,温度5-30℃。

–运输中避免剧烈震动或高温暴晒。

2.环保与安全

–施工时需通风,操作人员佩戴防护口罩、手套;废弃包装按有害废物处理。

3.强制性条文

–JC/T907-2018第5.2.1条:界面剂粘结强度未达标(I型<0.6MPa,II型<0.5MPa)的批次严禁使用。

–DB/T29-133-2024第4.3条:耐冻融性能不合格或环保指标超标的材料需退场。

五、附件

1.进场验收记录表:包含批次、抽检结果、验收结论及责任方签字。

2.拉伸粘结强度检测报告模板:需包含CMA标识及检测机构盖章。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标准,可确保混凝土界面剂的质量与施工可靠性,有效解决抹灰层空鼓、开裂等问题,提升工程耐久性与安全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