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模拟测试题1参考答案.pdf
2021级模拟1参考答案
1.C(A:憔悴(chuì)——(cuì)混为一谈(hǔn)——(hùn)B:着落(zháo)——(zhuó)
倜傥(dǎnɡ)——(tǎng)D:踉踉跄跄(niànɡ)——(liànɡ))
2.B(A项,记忆尤新——记忆犹新。C项,世事苍桑——世事沧桑。D项,眼花瞭乱——眼花
缭乱。)
3.C
4.D(A成分残缺,应删去“通过”。B不合逻辑,应删去“不”。C前后不一致,应删去“能否”。)
5.(A这句话把小猫比作是白雪球。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6、(A.均为通假字,同“叛”,背叛。B.动词,拉(车)/动词,延长。C.结构助词,的/动词,往,到……
去。D.连词,表示后一行动是前一行动的目的/介词,因为。
7、C(分析句子,寻找有助于断句的关键词,“故”表示原因,与后面“能成功于一时”表意完整。
“畏天知命”“见废兴之事”两个短语并列,中间应断开。)
8.B(“决定弃城投降以报答母亲养育之恩”表述有误。冯异有孝心,时刻惦记城中老母的安危,
弃城投降是为报答光武帝的不杀之恩。)
9、(1)我听说明镜是用来照出原形的,追忆往事才能更好地洞察时事。(5分)
(2)您如果能明白成败的大势,立即做出决断,与古人比量功劳,现在正是最好的时机。(5分)
10.(1)D(“一夕度关山”写出了诗人想快速回到家乡的思乡之情,并不是写诗人立即奔赴战场
的状态。)(3分)
(2)示例:羁留异乡,好梦难圆,伴随着秋虫的鸣叫,天已破晓。“虫”鸣“催晓”,以动衬静渲染了凄
凉孤寂的氛围,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凄苦之情。(3分)身在他乡,真希望鸿雁尽快将书信传递给家人。“雁”
更好地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3分)
11.(1)此地空余黄鹤楼(2)江入大荒流(3)何夜无月(4)山岛竦峙(5)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6)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每处1分,共8分)
12.(1)历史悠久、人才辈出(人杰地灵)、科技发达、生态优良(1点1分,共4分)
(2)2016——2020年绵阳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逐年攀升;2016-2018绵阳市高新技术企业增长
率有所下降,2018-2020后持续回升。(1点1分,共2分)
(3)B(3分)②武松打虎首先是为了自保,其次可以理解为为民除害,但绝对不是兄弟义气;
⑥林冲在山神庙得知自己被陷害,怒杀陆虞侯,主要是为了个人报仇,谈不上心怀百姓。
13.D
14.环境描写;描写春天的生机、明媚,渲染气氛;与她心如“冰冻”的心境形成鲜明的对比。(4
分)
15.一是指自然之花会在春天开放,二是指花季少年,谁也不会错过生命的春天,都应该绽放
出生命的花朵。(言之成理即可)(4分)
16.可围绕“具有爱心,关爱学生”或“教育上充满智慧,善于引导启发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评价。
(言之成理即可)(6分)
17.D(3分)(文章主要从读词典方面阐述了中学生学好语文的方法,选项表述有误。)
18.画线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词典”比作“思维严谨、博大精深的老师”,(2分)“查词交流典”
就像是在向老师请教,解答自己在字词学习中的疑惑,“读词典”则是在与这位老师进行深入交流,探究
语言内在的原理规律,从而提高语言学习和运用的能力。(2分)(共4分)
19.(6分)①能在学习词典凡例、查询路径中形成阅读工具书的能力。②能在自主学习词语、学
习语言的过程中探究语言现象背后的原理规律。③能在自主创造和深度学习过程中提升学生语言运
用能力。(每点2分)
【参考译文】
冯异是颍川郡人。他爱好读书,通晓《左氏春秋》《孙子兵法》。
汉兵初起时,冯异与苗萌共同占据五座城,为王莽抵御汉军。光武帝刘秀抢占颍川时,攻打了很久
都攻不下来。冯异(到所管辖的属县)巡察时,被汉军抓获。冯异的堂兄冯孝,跟随着光武帝,举荐冯异,
冯异得到了召见。冯异说:“以我冯异一人的微薄之力,不足以影响您的强弱。我的老母尚在城中,请允
许我回去据守五个城池,立功来报答您的恩德。”光武帝说:“很好。”冯异回去后,对苗萌说:“当今众将
领都是由武士兴起,大多暴虐专横,只有刘将军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