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合同5篇.docx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合同5篇
篇1
一、合同目的
本合同由行政事业单位(以下简称“甲方”)与合同对方(以下简称“乙方”)共同订立,旨在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规范合同管理,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二、合同原则
本合同遵循公平、公正、诚实、守信原则,双方自愿签署,共同遵守。
三、合同范围
本合同适用于甲方与乙方之间因业务往来而订立的各类合同。包括但不限于采购、销售、服务、外包等合同。
四、合同订立程序
1.合同立项:甲方需对乙方进行资信调查,评估合作风险。乙方需提供真实有效的资质证明及相关资料。
2.合同起草:由甲方或乙方负责起草合同文本,内容应包括双方名称、合同目的、标的、价款、履行方式、期限、违约责任等条款。
3.合同审查:合同需经甲方内部审查,确保合同条款合法合规,符合内部控制规范。
4.合同签署:合同经双方协商一致后,由双方授权代表签署并加盖公章。
五、合同内容规范
1.合同主体:明确甲乙双方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基本信息。
2.合同标的:明确合同所涉及的标的物、服务或项目。
3.价款与支付方式:明确合同总价款、支付方式、时间等具体条款。
4.履行方式:明确双方履行合同的义务和责任,包括交货方式、验收标准等。
5.合同期限:明确合同的生效日期、有效期限等。
6.保密条款:约定双方对商业机密、技术秘密等的保密义务。
7.违约责任:明确双方在违约情况下的责任承担方式及赔偿标准。
8.争议解决:约定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时的解决方式,如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
9.其他条款:根据具体情况约定其他必要条款,如知识产权归属、税收等。
六、合同管理规范
1.合同归档:合同签署后,甲方需将合同归档管理,建立合同管理台账。
2.合同履行:双方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确保合同履行质量。
3.合同变更:如需变更合同内容,应经双方协商一致,书面变更并加盖公章。
4.合同履行监督:甲方应定期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合同安全有效。
5.合同风险管理:双方应识别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七、法律责任
如因一方违反合同约定导致纠纷,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赔偿损失、承担违约责任等。
八、附则
本合同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本合同的订立、履行、解释及争议解决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自双方签署之日起生效。
篇2
一、合同概述
本合同协议旨在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在合同管理方面的内部控制行为,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合规性及有效执行。本规范适用于行政事业单位所有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及终止等环节。
二、合同订立原则
1.合法性原则:合同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要求,不得违反法律法规。
2.公正原则:合同应当公平公正,不得滥用行政权力影响合同签订。
3.诚实信用原则:合同各方应当诚实守信,履行合同约定。
三、合同签订流程
1.合同立项:根据业务需求,提出合同意向,明确合同目的、内容、条款等。
2.合同审查:对合同进行法律审查,确保合同内容合法合规。
3.合同审批: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批程序,对合同进行审批。
4.合同签订:经审批同意后,签订合同并加盖单位公章。
四、合同履行与监管
1.合同履行:各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确保合同目的的实现。
2.合同监管:行政事业单位应设立专门的合同监管机构,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监督。
3.合同变更与终止:如合同需要变更或终止,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进行。
五、合同风险管理
1.风险预测:在合同签订前,应对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
2.风险防范:制定风险防范措施,降低合同履行风险。
3.风险处置:如发生风险事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置,防止风险扩大。
六、合同档案管理
1.合同归档:合同订立、履行、变更、终止过程中产生的文件资料应及时归档。
2.档案管理: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的安全、完整。
3.档案利用:档案应便于查询、利用,为合同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七、法律责任与追究
1.违反合同约定的一方应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因违约造成的损失。
2.涉嫌违法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对在合同管理过程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人员,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八、争议解决
1.合同各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