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十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
试卷第=page88页,共=sectionpages88页
试卷第=page77页,共=sectionpages88页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阶段性学习质量检测
初一历史试卷
本卷为闭卷考试试卷,共二大题,29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北京人遗址中相继发掘出土4个头盖骨化石;近10万件石器,包括刮削器、尖状器、石锤等。考古学家发现北京人遗址中石器从早期到晚期有明显变化,打制技术逐步提高。材料表明北京人(?????)
A.是我国最早的古人类遗址 B.会制作工具
C.懂得人工取火 D.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2.考古工作者在河姆渡遗址发现多处稻谷、稻草的堆积层,层厚20~50厘米,最厚处超过1米,若折算成稻谷,可达12吨以上。这可用于印证河姆渡居民(?????)
A.已经从事农业生产 B.初步产生物品交换
C.广泛使用甲骨文书写 D.开始推广牛耕技术
3.“华夏民族,非一族形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
A.发祥地是黄河流域 B.交通便利,创造了众多的文明成就
C.由炎帝和黄帝创立 D.杂居相处,在不断交往中融合而成
4.学习完夏、商、周三代的更替,需要同学们探究关于“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结合下列人物图片,请选出最接近历史真相的答案(?????)
夏桀
商纣王
周幽王
A.推行分封制,地方势力膨胀 B.推行世袭制,皇帝能力低下
C.王朝末期统治残暴或朝政腐败 D.没有处理好与犬戎部族的关系
5.我国夏、商、西周时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夏朝时开始出现最早的青铜礼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下列为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A.二里头铜鼎 B.司母戊鼎
C.利簋 D.三星堆青铜面具
6.赵王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白起),(武安君)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材料描述的战争是(?????)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马陵之战
7.对如图所示秦国有关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商鞅变法成效显著 B.分封制基本瓦解
C.诸侯混战破坏经济 D.确立了皇帝制度
8.某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安慰他说:“一次的失败不要紧,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没考好,你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你知道老师引用了哪家的思想来教育学生的吗?(???)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9.人文胜迹满载历史,山水之中皆有故事。成都平原能成为沃野,称为“天府之国”,得益于下列哪一人文胜迹的魅力(?????)
A.长城 B.都江堰 C.灵渠 D.紫禁城
10.成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某班正在排演历史情景剧,台词中出现了“鸿门谢罪、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等词。据此可知,该情景剧的主题是
A.春秋争霸 B.战国称雄 C.秦灭六国 D.楚汉之争
11.刘邦一入关中便废除秦朝苛法;高后元年,“驰商贾之律”;文帝十三年“除肉刑法”“除田之租税”。汉初统治者都采取宽刑薄赋政策的原因是(?????)
A.儒家仁爱思想的普及 B.汉初统治者都是仁慈之君
C.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 D.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12.阅读下图“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的对比”,判断其反映的社会问题(?????)
A.诸侯国势力强大威胁着中央王朝 B.王国数量大大增加
C.推恩令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西汉王朝四分五裂
13.毛泽东曾说:“人常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刘秀是个例外,十年不鸣,一鸣惊人。他在家读书,安分守己,一旦造反,倒海翻江,轰轰烈烈,白手起家,创建了一个新的王朝。”刘秀创建的新的王朝是()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西周
14.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一书中写道:“公元105年,和帝崩。皇后邓氏迎立清河王的儿子,是为安帝。邓太后临朝,凡十五年。”据此合理的推测是(?????)
A.豪强地主横行 B.宦官专权
C.官僚机构庞大 D.外戚专权
15.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域地区(包括今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始于()
A.张骞出使西域 B.设置西域都护 C.丝绸之路开辟 D.班超经营西域
16.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扶持,其根本原因是(?????)
A.一些封建贵族信奉佛教 B.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C.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D.对巩固封建国家统治有利
17.了解历史发展的时序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与下图中序号相对应的朝代依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