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编辑数字音频》精品教案 (1).docx

发布:2024-08-12约1.45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而优教有方

PAGE2/NUMPAGES2

编辑数字音频

【教学目标】

1. 了解多种音频文件的名称,熟悉MP3、WAV音频文件。

2. 掌握剪辑、合并、混合等常用来加工处理声音信息的操作方法,能根据目标需求完成音频设计。

3.通过体验音频加工制作的过程,增强学生学以致用、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深入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正确的审美能力和判断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剪辑、合并音频文件。

2. 转换音频文件格式。

教学难点:混合音频,添加“淡入”与“淡出”效果。

【教学资源准备】

1. 教学用计算机安装“格式工厂”应用软件。

2. 收集2~3首不同风格的音乐文件和一个WAV格式的音频文件,分别录制几位学生朗诵课文的声音,并制作成一个配乐朗诵音频文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播放准备好的一段声音文件,让学生欣赏,并提出问题:

1.这个声音文件都包含了哪些内容?(朗诵、音乐)

2.仔细听,它还有什么明显特点?(开始时声音慢慢变大,结束时声音慢慢变小)

3.怎样才能?

导语:带着这些问题进入今天的活动《配乐朗诵——编辑数字音频》

听音频,回答问题

通过播放—欣赏,提问—回答,让学生初步感受音频编辑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顺利导入新课。

(二)

自主探究讲授新课

1.剪辑音频

朗诵课文的声音录制好,但开始或结束空白停留时间过长,该如何处理?参照课本的操作步骤编辑朗诵文件。

屏幕显示操作步骤:①运行“格式工厂”程序;②点击“音频”中“MP3”按钮;③添加朗诵音频文件;④点击“剪辑”按钮,设定剪辑操作的起始点、结束点;⑤返回程序主页面,点击“开始”按钮,执行“剪辑”操作。

教师巡回观察学生实践情况。

2.混合音频

给朗诵加上背景音乐,配上“点睛之笔”。提供背景音乐素材,巡回观察学生实践情况。屏幕显示操作步骤:①运行“格式工厂”程序;② 点击“音频”中“混合”按钮;③添加朗诵和音乐音频文件;④返回程序主页面,点击“开始”按钮,执行“混合”操作。

3.“淡入”“淡出”效果

给音频加“淡入”和“淡出”效果,让声音由弱逐渐变强或由强逐渐变弱。

操作并演示过程:①“添加文件”;②设置“输出配置”,选择淡入、淡出效果时长;③执行。巡回观察学生实践情况,引导选择“longest”“shortest”“first”参数的区别。

设疑:如果每位同学只录一句话,怎样制作一个完整的配乐朗诵音频文件?

引导学生区别“混合”与“合并”操作的异同。

4.转换文件格式

教师:WAV音频文件的主要特点及发展过程。

显示转换前后两个音频文件的详细信息,比较两者主要区别。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转换格式操作。

思考、回答(将多余部分剪掉)

尝试练习

参照教材操作步骤,先小组互相交流学生,再自主操作练习,最后试听混音效果。

观看并尝试练习

深度思考,自主探究。

结合实际处理问题

理解剪辑操作的作用。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交流研讨,提高效率。

根据需要,灵活控制新生成文件的时长。

增加难度,厘清思路。

通过对比加深认识

(三)

课堂小结及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到声音文件编辑的一些基础操作,包括声音文件的剪辑、合并、混合与效果调整等,体验在计算机中处理声音的乐趣。

交流分享

梳理本节课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通过作业,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