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劝学》《师说》名师导学.docx

发布:2024-10-20约小于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中语文精编资源学而优·教有方

PAGE4/NUMPAGES4

《劝学》《师说》名师导学

学习目标

1.诵读文本,梳理出荀子和韩愈论述学习之道的观点。

2.结合文中例子,具体解说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的表达效果。

3.探究荀子和韩愈的学习观,结合倡导终身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时代背景,评价其现实意义。

学习活动

关于学习,古往今来有很多经典的论述,荀子的《劝学》对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和态度有形象生动的论述,韩愈的《师说》则针对当时“耻于相师”的社会风气旗帜鲜明地倡导“师道”。两位作者是如何针对求师学习来进行论述的?他们的观点有什么异同?两篇文章探讨学习之道背后有什么深刻意义?这些问题都值得进行深入的探讨。

1.诵读《劝学》,从学习的内容、目的、意义、方法等角度列表梳理荀子关于“学”的观点。

提示

①简要概括《劝学》每一自然段中作者针对学习阐发的观点。

②思考作者表达观点的语句中对于“学习”阐发的角度分别是什么。

2.《劝学》中多处运用了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请编制一份本文的论证结构思维导图。

提示

①梳理文中运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相关内容,了解这两种论证方法的表达效果。

②掌握思维导图的编制方法,绘制本文论证结构思维导图,分享交流。

3.研读《劝学》《师说》,探讨“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中的“圣心”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中的“道”的内涵有什么相通之处,写一则简短的读书札记。

提示

①研读两篇课文,探究荀子和韩愈在对“学”和“道”的阐发中体现的儒家思想传统。

②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查找资料,了解唐代“古文运动”的内容和两晋门阀制度,在此基础上阅读韩愈的《进学解》《原道》《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以及苏东坡的《潮州韩文公庙碑》,梳理其中的观点,探究韩愈的文化使命。

4.诵读《劝学师说》从用词、句式、修辞等角度比较两篇文章阐发学习之道的气势。

提示

①可以从两篇文章语气词运用的角度梳理、分析其表达效果。

②可以从两篇文章对偶、排比、顶针等句式特点的角度梳理、分析其表达效果。

③也可以从两篇文章大量运用比喻、对比等论证手法的角度梳理、分析其表达效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