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有效落实语文要素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pdf
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有效落实语文要素的策略研究
研究背景和意义
2019年8月开始,我们使用的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采取“人文主
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指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
培养。其中“人文主题”指的是人类文化中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
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重视对学生文化和德育的渗透。“语文要素”
指的是语文学习要素,它包含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学习的方法
和习惯,凸显了语言的基本特点和运用技巧,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面。
经过仔细研读教材,发现“语文要素”在单元导读中明确提出,贯
穿单元学习的始终,它在不同册次、不同年级之间纵向联系,是提高
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抓手,也为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如何教学提
供了方向。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深度解读教材,从单元整体出发,
紧扣语文要素的落实,构建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然而在实际教
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师对语文要素的系统性、连贯性认识不到位,导致教学目标
定位不准确。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将语文要素分成若干个“点”,这些点成阶梯状
分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与语文学习的整体目标相融合。但有些
教师只关注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而对本学段语文要素的系统性、连
贯性、整体性认识不到位,导致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知识传授有的
深,有的浅。还有些老师在教学中只注意了单篇课文语文要素落实的
方法,却忽略了课文与课文之间、单篇课文与单元整体语文要素之间
的联系,使语文要素的学习缺乏了系统性,层次性,不能递进渗透,
逐步内化为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落实语文要素的方法比较机械、单一,训练不到位,不注重迁
移运用。
部编版的语文要素虽然在单元导语中提出,但并没有具体落实的方法
指导。因此,许多老师在教学中把语文要素转化为学习目标时,落实
的方法比较生硬、机械。有的老师直接把问题抛给学生,学生稍作回
答后,老师总结答案,让学生记做笔记;有的老师找不到落实语文要
素的途径,索性总结成知识点让学生记忆。落实语文要素方法的简单
化、概念化、片面化,往往在单元教学完成后,学生对于语文要素的
认识还是很肤浅,只停留在“知道”“了解”的层面,没有深化知识
的理解与迁移运用。
(三)不能在阅读实践和语文学习中持续落实语文要素。
语文要素是以单元为主体安排的,有层次、有梯度。我们在教学实践
中往往将语文要素的学习局限于单元教材中,学一个单元训练一个语
文要素,如果下一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和这个单元没有关系,那么这个
语文要素的学习就画上了句号。老师不能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把语文
要素放到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整册教材、课外阅读、在与语
文学习息息相关的生活中去持续地发现、赏析、迁移、运用。
概念界定
“语文要素”指的是语文学习要素,它包含语文知识、方法能力、学
习策略和学习习惯,凸显了语言的基本特点和运用技巧,指向的是学
科关键能力。语文要素包含了语文“学什么”和“怎么学”的内容,
是课程标准的细化、分解,指向课程标准学段目标的达成。因此语文
要素在各册教材中呈梯级排列,每册书、每单元、每篇课文都有不同
的训练点。本课题着重研究在高年级的课内外阅读教学中落实语文要
素的具体方法。
相关的国内外现状综述
随着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全面推广使用,“语文要素”已经成为语
文教学中的高频词语。许多老师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梳理语文要素,系
统挖掘教材中语文要素落实的资源,总结提炼语文要素落实的策略。
广东的林有升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的策略分析》一
文中提出:落实语文要素,首先要转变观念,要把语文要素和教学目
标结合起来,并且以课文为核心开展语文要素教学,把语文要素落实
在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中去。
南靖县第二实验小学陈美贞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的有效
策略》一文中指出:落实语文要素,首先要树立目标意识,明确本册
语文要素,围绕单元语文要素,把握课时语文要素。还要定位语言训
练点,讲解赏析是基础,迁移运用是提升。每节课都要立足教材,正
确解读文本,依据学段特点,抓住文本的语言增长点引导学生进行语
文实践。
杭州市汤瑾老师在《语文要素到底如何落地》一文中指出:要站在单
元角度,展开递进式教学,创设实施情境,教学流程活动化,搭建有
效的“导学支架”,关注作业练习,分解语文要素,运用有效的教学
策略,促进深度学习,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江苏省星洲小学宋易君老师《在言语实践中落实语文要素》一文中指
出:教师要围绕教材编排特点,依据单元语文要素,精心选择言语实
践内容,比如锚定基础知识,创设情境开展语文能力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