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原卷).docx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中调研
高二物理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交回。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上。
3.请监考员认真核对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考试证号与你本人的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的签字笔写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把一枚缝衣针在手上蹭一蹭,然后放到一张餐巾纸上,轻放在水面上。餐巾纸浸湿下沉,而缝衣针会停在水面上。“缝衣针停在水面上”是由于()
A.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缝衣针与水面之间摩擦
C.表面张力与针的重力方向相反
D.表面张力使水面收缩成“弹性薄膜”,对针产生向上的弹力
2.我国科学家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上开展的实验中发现,静止的镁核()放出两个质子后变成氖核(Ne),同时放出射线,核反应方程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Z=10,A=20
B.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本领
C.该反应属于核裂变
D.该反应一定释放能量
3.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两个容器,装有质量相等的氧气,其中甲图容器内的温度是20℃,乙图容器的温度是5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图容器内所有分子的速率都要大于甲图
B.乙图容器中氧气分子的热运动比甲图剧烈
C.容器中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情况是无规律的
D.气体分子能够充满容器是因为分子间的排斥力大于吸引力
4.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分离出的单层结构,其中碳原子紧密结合成单层六边形晶格结构,如图所示,则()
A.石墨是非晶体
B.石墨研磨成的细粉末就是石墨烯
C.石墨烯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增加
D.碳原子在某一特定位置固定不动
5.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电子轨道示意图,根据玻尔原子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级越高,氢原子越稳定
B.能级越高,电子动能越大
C.电子的轨道可能是一些连续的数值
D.从跃迁到比从跃迁到辐射出的光子动量大
6.如图所示,在“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便于形成单分子油膜,配成的油酸酒精溶液浓度要低些
B.计算轮廓范围内正方形个数时,不足一格的全部舍去
C.为清晰显示油膜边界,滴入油酸酒精溶液后再撒上痱子粉
D.用注射器向水面上滴油酸酒精溶液时,注射器必须竖直
7.如图所示,固定在铁架台上的烧瓶,通过橡胶塞连接一根水平玻璃管,向玻璃管中注入一段液柱。用手捂住烧瓶,会观察到液柱缓慢向外移动。关于烧瓶内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的压强变小 B.气体的内能增加
C.气体温度保持不变 D.气体向外释放热量
8.如图甲所示,半导体薄膜压力传感器利用了半导体材料的“压阻效应”。图乙是某一压力传感器电阻R随压力F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传感器工作原理是将电学量转化为力学量
B.随着压力增大,传感器的电阻不断增加
C.压力为1N时曲线的斜率约为29kΩ/N
D.小于1.5N的区间内传感器的灵敏度较大
9.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分别经历A→B→D和A→C→D两个变化过程。A→B→D过程,气体对外做功为W1,从外界吸收Q1的热量;A→C→D过程,气体对外做功为W2,从外界吸收Q2的热量。两过程中()
A.A→B→D过程中,气体温度一直不变
B.W1=W2
C.Q1=Q2
D.Q1-W1=Q2-W2
10.如图甲为LC振荡电路某时刻的情况.只改变电容器的电容,回路中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变化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路1发射电磁波的本领更大
B.电路1中电容为电路2中2倍
C.电路2中的电流最小时,电路1中的电流也一定最小
D.图甲时刻线圈中自感电动势正在阻碍电流的减小
11.利用图示实验装置研究光电效应规律。实验中用同一频率(足够大)的单色光,分别照射不同型号的光电管(K极金属不同),以下遏止电压(Uc)随不同金属逸出功(W0)变化图像正确的是()
A. B.
C. D.
二、非选择题:5题共56分.其中第13题~第16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时,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