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材料合同逾期交货违约金标准.docx

发布:2025-03-27约小于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合同约定优先

根据《民法典》第585条,违约金的具体标准首先以合同约定为准。双方可在合同中明确约定逾期交货的违约金比例或计算方式(如每日万分之五、总金额的10%等)。

建议条款示例:

逾期交货超过X日的,每日按合同总金额的X%支付违约金;

逾期超过X日的,守约方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实际损失。

2.法定标准(无约定时)

若合同未明确违约金,可依据《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主张赔偿:

实际损失赔偿:守约方可要求违约方赔偿因逾期交货导致的直接损失(如停工损失、替代采购差价、额外运输费用等)。

违约金上限:根据司法解释,若违约金约定过高(一般超过实际损失的30%),法院可能酌情调减。

3.司法实践中的参考标准

行业惯例:部分行业(如建材、设备供应)可能形成违约金惯例(例如每日0.1%~0.5%)。

法院裁量:若无明确约定,法院可能参考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1-3倍作为违约金计算基准。

4.注意事项

明确逾期起算时间:如约定“交货期届满后次日开始计算违约金”。

损失证据留存:守约方需保留因逾期导致的损失凭证(如替代采购合同、付款记录等)。

协商解决:若违约金争议较大,建议协商调整,避免诉讼成本。

示例计算

合同总金额100万元,约定逾期违约金为每日0.1%(即每日1000元),逾期10天则违约金为1万元。

若未约定,实际损失为替代采购差价5万元,则法院可能支持的违约金上限约为5万×1.3=6.5万元。

建议

签订合同时明确违约金条款,避免模糊表述;

争议时优先协商,必要时委托律师介入,通过诉讼或仲裁维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