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研究报告—中国工业无人机行业发展现状、市场规模、投资前景分析(智研咨询).docx
产业研究报告—中国工业无人机行业发展现状、市场规模、投资前景分析(智研咨询)
内容概况:我国工业无人机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工业无人机企业在农林植保、巡检、测绘与地理信息、安防监控、物流运输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并通过代替人工作业实现降本增效。虽然我国工业无人机的发展时间要晚于消费级无人机,但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植保、监管、驾驶员培训、人工智能等一系列相关政策陆续发布,工业级无人机获得了快速发展。此外,工业无人机市场规模占民用无人机市场总规模的比例逐年攀升,且于2021年超过消费级无人机,成为国内民用无人机的主要市场。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工业无人机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85.9亿元,占民用无人机的比重达69.18%。
关键词:工业无人机、消费级无人机、民用无人机、产业链、市场规模
一、工业无人机行业概述
工业无人机属于民用无人机的一种,是一种精准、高效、便捷的可远程控制的航空器,工业无人机主要用于协同或代替人工完成多种商业领域的任务,其通常搭载为完成作业飞行活动的装置或设备。
无人机在工业级应用场景的需求释放将成为民用无人机产业规模增长主要驱动力。民用无人机根据下游用户的类型,可分为消费级与工业级无人机两种类别。随着无人机在工业应用场景的拓展,更多高价值的工业级无人机已应用到生产生活中,曾主导市场的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份额逐年降低,目前工业级无人机已超过消费级无人机成为民用无人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工业无人机与消费级无人机对比
工业无人机主要用于协同或代替人工完成多种商业领域的任务,其通常搭载为完成作业飞行活动的装置或设备。在工业领域,无人机具有成本相对较低,无人员伤亡风险、生存能力强、机动性能好、使用便利性强等优势,因此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机型方面,工业无人机相对多样,大体包含多旋翼、固定翼、垂直起降固定翼和无人直升机四类,主要是适应不同下游应用领域和任务内容的需要,相比之下消费级无人机基本都为多旋翼机型。
工业无人机主要机型特点对比
从总体上看,在早期阶段,国内工业无人机领域的开发长期以来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没有归口管理单位,没有长远规划,处于无序发展状态。但近些年由于技术的发展和需求的牵引推动,特别是一些自然灾害频发,急需有一种灾情监视评估和搜救手段,从而引起有关方面对民用无人机的关注,并且迅速升温,逐步深入大众生活。我国工业无人机市场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工业无人机行业发展历程
二、工业无人机行业政策
工业无人机属于民用无人机的一种,是一种精准、高效、便捷的可远程控制的航空器。民用无人机空域管制及人员资质逐步放宽。2024年1月,中国民用航空局印发《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安全管理规则》,提出要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的运行按照面向运行场景、基于运行风险、分级分类管理的原则,分为开放类、特定类和审定类三类运行。在设计批准方面,明确对申请内的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的设计和设计更改的相关要求和审定计划。适航方面确定无人驾驶航空器的适航要求、适航标准的豁免以及基于风险的审定原则等内容。2024年3月,中国民用航空局印发《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92部运营许可的申请和颁发(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无人机运营许可的申请流程与评估体系,对无人机运营许可的申请进行进一步引导。
中国工业无人机行业相关政策
三、工业无人机行业产业链
工业无人机行业上游为无人机任务载荷制造商、零部件制造商及分系统研制商;中游为无人机系统集成及服务提供商,部分能够提供无人机航飞服务、飞行培训服务等,在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下游为应用领域,包括地理测绘、巡检、农林植保、安防监控、快递物流、气象观测、医疗急救、环境保护、高速公路管理等。
工业无人机行业产业链
目前,我国工业无人机产业链上游零部件及分系统研制商主要有欣旺达、德赛电池、鹏辉能源、格瑞普、炼石航空、泰和新材、高德红外、华测导航、中海达、纵横股份、赛为智能等。中游工业无人机整机制造商主要有纵横股份、大疆、极飞科技、零度智控、科比特、易瓦特、华测导航、观典防务等。
工业无人机行业产业链全景图谱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工业无人机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四、工业无人机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工业无人机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工业无人机企业在农林植保、巡检、测绘与地理信息、安防监控、物流运输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并通过代替人工作业实现降本增效。虽然我国工业无人机的发展时间要晚于消费级无人机,但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植保、监管、驾驶员培训、人工智能等一系列相关政策陆续发布,工业级无人机获得了快速发展。此外,工业无人机市场规模占民用无人机市场总规模的比例逐年攀升,且于2021年超过消费级无人机,成为国内民用无人机的主要市场。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工业无人机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85.9亿元,占民用无人机的比重达69.18%。
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