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2024年中国船用发动机行业市场规模、行业集中度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docx
智研咨询—2024年中国船用发动机行业市场规模、行业集中度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内容概况:中国船用发动机行业正步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在全球贸易蓬勃兴旺与海洋经济迅猛崛起的双重驱动下,船舶制造业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增长阶段,这直接促进了船用发动机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张。2023年,中国船用发动机行业市场规模为4902亿元,同比增长3.09%。在此期间,中国船用发动机行业的技术创新层出不穷。燃气轮机、混合动力发动机等前沿技术的涌现,不仅代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更在节能减排、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展现出了显著优势,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此同时,船舶发动机与各种先进技术的融合也成为车企研发的重点。涡轮增压技术、可变气门正时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船舶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进一步满足了市场对于高效、环保船舶发动机的需求。这些技术的不断研发与应用,不仅推动了船用发动机行业的技术升级,也为行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关上市企业:中国船舶(600150)、中国动力(600482)、潍柴重机(000880)等
相关企业:宝钢股份有限公司、亚星锚链股份有限公司、中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海防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中船租赁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船用发动机、船用发动机市场规模、船用发动机行业现状、船用发动机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述
船用发动机是船舶动力系统的核心部件,用于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转化为有用功,即发展热能并将其转化为机械能,以驱动船只前进。根据动力源和工作原理分类,船用发动机主要分为内燃机、蒸汽轮机、燃气轮机、电动机、核动力发动机等。
船用发动机分类
二、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船用发动机行业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19世纪末之前的初期发展阶段,在19世纪末之前,中国的船舶发动机技术相对落后,主要依赖人力和风力作为动力。随着技术的进步,逐渐开始使用蒸汽机作为推进动力,标志着机械化船舶时代的开始。
19世纪末至1978年的内燃机应用阶段,从19世纪末开始,中国逐渐引入并应用内燃机技术,特别是柴油机技术。内燃机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船舶的动力性能和运行效率。在这一阶段,中国开始尝试自主研发和生产船用内燃机,但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主要依赖进口技术和设备。
1978年至2000年代初的技术引进与模仿阶段,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大量引进国外先进的船用发动机技术和设备。通过引进Sulzer、MANBW等公司的专利技术,中国船用发动机行业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然而,这一阶段中国船用发动机行业仍然以模仿和引进技术为主,缺乏自主研发能力。随着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中国开始逐步具备生产符合国际标准船用发动机的能力。
2000年代初至今的自主创新与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后,中国船用发动机行业开始进入自主创新与发展阶段。政府加大了对船用发动机行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自主研发和创新。中国船用发动机制造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优化,逐步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性能,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特别是在大功率低速船用柴油机、双燃料发动机以及智能化船舶推进系统等领域,中国已经开发出一系列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产品和技术。
中国船用发动机行业发展历程
三、行业产业链
船用发动机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涉及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原材料包括钢铁、有色金属、橡胶、复合材料等,零部件包括曲轴、连杆、气缸、汽缸盖、机座、活塞、涡轮增压器、燃油喷射系统等。产业链中游为船用发动机生产制造环节。产业链下游主要是船用发动机的应用环节,即船舶制造行业。
船用发动机行业产业链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船用发动机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四、市场规模
中国船用发动机行业正步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在全球贸易蓬勃兴旺与海洋经济迅猛崛起的双重驱动下,船舶制造业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增长阶段,这直接促进了船用发动机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张。2023年,中国船用发动机行业市场规模为4902亿元,同比增长3.09%。在此期间,中国船用发动机行业的技术创新层出不穷。燃气轮机、混合动力发动机等前沿技术的涌现,不仅代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更在节能减排、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展现出了显著优势,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此同时,船舶发动机与各种先进技术的融合也成为车企研发的重点。涡轮增压技术、可变气门正时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船舶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进一步满足了市场对于高效、环保船舶发动机的需求。这些技术的不断研发与应用,不仅推动了船用发动机行业的技术升级,也为行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6-2023年中国船用发动机行业市场需求量情况
五、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中国船用发动机行业的竞争格局日益激烈。众多企业在这一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