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光伏支架组件安装方案.docx

发布:2025-03-29约7.26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光伏支架组件安装方案

一、工程概况

1.1项目概述

本集中式光伏电站项目规划装机容量为XMW,选址于[具体地点]。项目用地较为开阔,地势相对平缓,为光伏电站建设提供了有利地形条件。项目采用多种光伏支架类型,包括固定可调支架与平单轴跟踪支架,旨在最大化太阳能捕获效率,实现高效稳定的光伏发电。

1.2项目目标

1.2.1质量目标

确保光伏支架及组件安装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98%以上,整体工程满足长期稳定运行的质量标准。

1.2.2进度目标

在[具体工期]内完成所有光伏支架组件的安装工作,确保项目按时并网发电。

1.2.3安全目标

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伤亡事故为零,设备事故发生率控制在X%以内。

二、编制依据

2.1设计文件

光伏电站工程施工设计图纸,涵盖总平面布置图、支架及组件安装详图、基础设计图等相关设计文件。

2.2标准规范

《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797-2012

《光伏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NB/T10191-201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16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20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5

三、施工准备

3.1人员准备

3.1.1人员配置

组建专业的安装团队,包括:

项目经理1名,负责整体项目的管理与协调,确保工程按计划推进,协调各方资源,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技术负责人1名,具备丰富的光伏项目经验,负责施工技术指导,对安装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审核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安全负责人1名,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并监督执行安全制度,检查安全隐患,组织安全教育培训。

质量负责人1名,依据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对施工质量进行全程监控,负责原材料、构配件及施工过程的质量检验,组织质量验收。

安装工人若干,要求具备光伏支架及组件安装经验,熟悉安装工艺和操作规程,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具体的安装作业。

3.1.2培训与交底

施工前,组织所有施工人员参加技术培训,内容包括光伏支架组件的安装工艺、技术要求、质量标准等,使施工人员熟悉施工流程和技术要点。

由技术负责人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明确各工序的操作方法、质量控制要点及验收标准,确保施工人员理解并掌握施工要求。

开展安全培训,讲解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安全操作规程及应急处理措施,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经安全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3.2材料及设备准备

3.2.1材料准备

光伏支架材料

根据设计要求,采购不同规格的热镀锌钢材用于制作固定可调支架及平单轴跟踪支架。钢材应具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其材质、规格、性能等应符合国家标准及设计要求。

材料进场时,进行严格的检验。首先检查外观质量,钢材表面不得有裂纹、折叠、重皮、锈蚀等缺陷,表面的划痕、麻点等缺陷深度不得超过钢材厚度负偏差值的1/2。

按规定频率对钢材进行抽样送检,检测项目包括力学性能试验(如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等)、化学成分分析等,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

光伏组件

选用符合设计功率及质量标准的光伏组件,组件应具备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

组件进场时,进行外观检查,确保组件表面无破损、划伤、隐裂等缺陷。采用专业的检测设备,按一定比例对光伏组件的功率、开路电压、短路电流等电气性能参数进行抽检,抽检结果应符合产品技术规范要求。

其他材料

准备好连接光伏支架所需的高强度螺栓、螺母、垫片等连接件,其材质、规格和性能应符合设计及相关标准要求。螺栓应进行扭矩系数或紧固轴力复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采购用于光伏组件电气连接的电缆、接线盒、连接器等材料,应具备良好的绝缘性能和耐候性,符合电气安全标准。材料进场时,检查其外观质量、规格型号,并进行绝缘电阻测试等电气性能检验。

准备接地扁钢、铜绞线等接地材料,其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材质应满足接地电阻及耐腐蚀性要求。接地材料进场时,检查外观质量,无明显锈蚀、变形等缺陷。

3.2.2设备及工具准备

吊装设备

根据光伏支架及组件的重量、尺寸以及施工现场条件,选用合适的吊车,如汽车吊或履带吊。吊车应具备相应的起重能力,且在使用前进行全面检查和调试,确保其机械性能、制动系统、限位装置等处于良好状态。

配备必要的吊装辅助设备,如钢丝绳、吊钩、卸扣等,其规格应与吊装重量相匹配,并检查其质量,无断丝、磨损超标等缺陷。

安装工具

准备各类电动、手动扳手,用于支架及组件的螺栓紧固,扳手应定期校准,确保扭矩精度符合要求。

配备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用于支架安装过程中的标高、垂直度、平整度等测量控制,测量仪器应经过计量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