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受热面传热计算.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利用系数 考虑气流对受热面横向冲刷不完善(均匀性程度)的影响。对于大容量锅炉,烟气对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都是横向冲刷,均匀性较好,ξ=1.0(式10-30)。 对于空预器,考虑气流冲刷不完善以及受热面灰污染、漏风等因素综合影响。查表10-5。 第十章 对流受热面传热计算 三、利用系数ξ: 受热面积得到利用(受烟气冲刷)的程度。 1、ξ的应用: (1)影响烟气侧放热系数a1; (式10-30) (2)空气预热器: (式10-28,29) ξ包括了Ψ的影响,并直接放在K中。 2、空气预热器中,对ξ的附加影响因素 (1)管式空气预热器的中间管板数; (2)燃料含硫、进口风温; (3)漏风。 四、鳍(肋)片效率 第十章 对流受热面传热计算 一、对流受热面的面积 当管式受热面按平壁公式计算传热系数时,为减少误差,应按下述原则确定受热面的面积H: 当壁面两侧的放热系数相差悬殊时,取放热系数较小一侧的管子表面积作为计算受热面积。 当管子壁面两侧的放热系数同属一个数量级,相差不大时,则取相应于管子平均直径的面积作为计算受热面积。 第十章 对流受热面传热计算 第六节 对流受热面的面积、介质流速、流通截面积和附加受热面 * 一、对流受热面的面积 过热器、再热器和省煤器:H=管子外表面积 管式空预器:H=烟气侧和空气侧的平均表面积 再生式空预器:H=2×蓄热板面积 附加受热面:H=炉墙面积×角系数(膜式壁角系数为1.0) 第十章 对流受热面传热计算 二、介质流速和流通截面积 介质流速 烟气 空气 蒸汽 流通截面积 管内介质流动 管外烟气横向冲刷 烟道截面变化时取几何平均 第十章 对流受热面传热计算 三、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受热面积、流通截面积和当量直径 1、转子有效截面积Fa (式10-71) 2、受热面积 (式10-72) 3、各分仓流通截面积 (式10-74) 受热面占据的截面积 (式10-75) 4、当量直径 (式10-76) 第十章 对流受热面传热计算 四、附加受热面的计算 (1)附加受热面积超过5%的主受热面: 附加受热面单独计算。计算时: 1) 传热温差: a 与主受热面并行布置: b 布置在主受热面之后: 2)传热系数:同主受热面传热系数; 3)允许的误差: (主受热面: ) (2)附加受热面积不超过5%的主受热面: 合并到主受热面中计算。 第十章 对流受热面传热计算 一、对流受热面传热计算的基本步骤 已知:受热面的结构尺寸,进口烟气温度,进口工质温度。 求:出口的烟气温度,出口工质温度,以及受热面的吸热量。 第十章 对流受热面传热计算 * 对流传热计算的基本步骤 由基本的结构尺寸求计算受热面积H,烟气的流通截面F, 工质的流通截面f,有效辐射层厚度S。 假定烟气的出口温度?” ,求出口烟气焓I” 。 求出烟气的对流放热量Qcre,若吸收炉膛的辐射传热,则需 求出吸收炉膛的辐射热Qr。 由Qcre = Qcab,求出工质的出口焓I” ,并查得温度t” 。 求平均传热温压Δt 求烟气流速wg、工质流速w 求烟气侧的对流放热系数?1 求工质侧的对流放热系数?2 对流传热计算的基本步骤 求烟气黑度?1 求灰污壁温T2 求烟气侧辐射放热系数?r 根据燃料种类、受热面布置选取污染系数?、热有效系数?、利用系数? 求传热系数K 求对流传热量Qctr 校核 则计算满足要求,否则重新假设烟气出口温度(第2步)计算。 * 对流传热计算的三个基本公式; 空气预热器的放热、吸热公式和漏风的影响; 传热温压的计算及其条件; 传热系数的定义和各主要受热面计算时传热系数公式的具体形式; 对流放热系数和烟气辐射放热系数的计算; 污染系数、热有效系数和利用系数的意义和应用; 各种对流受热面面积的计算; 扩展受热面的传热计算及其特点。 本章小结 对承压受热面,漏风的焓取冷空气焓 。 管式空气预热器(漏风焓按进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