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版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教学标准 460113 模具设计与制造.docx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教学标准(2025版)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教学标准
2025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教学标准(2025版)
PAGE
PAGE10
PAGE
PAGE9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标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
概述
为适应科技发展、技术进步对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领域带来的新变化,顺应模具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新趋势,对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下模具设计与制造等岗位(群)的新要求,不断满足模具行业高质量发展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推动职业教育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遵循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参照国家相关标准编制要求,制订本标准。
专业教学直接决定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专业教学标准是开展专业教学的基本依据。本标准是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的基本标准,学校应结合区域/行业实际和自身办学定位,依据本标准制订本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鼓励高于本标准办出特色。
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模具设计与制造(460113)
入学基本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普通高级中学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基本修业年限
三年
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装备制造大类(46)
所属专业类(代码)
机械设计制造类(4601)
对应行业(代码)
专用设备制造业(35)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
机械工程技术人员(2-02-07)、工装工具制造加工人员(6-18-04)
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
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模具成形(型)工艺管控、模具生产管
理、产品检验和质量管理……
职业类证书
拉延模具数字化设计、注塑模具模流分析及工艺调试、精密数
控加工……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技能文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教学标准(2025版)
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数字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面向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的机械工程技术人员、工装工具制造加工人员等职业,能够从事模具设计、制造、装配与调试、使用与维护、成形(型)工艺管控、产品检验和质量管理、销售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应在系统学习本专业知识并完成有关实习实训基础上,全面提升知识、能力、素质,掌握并实际运用岗位(群)需要的专业核心技术技能,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总体上须达到以下要求: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掌握与本专业对应职业活动相关的国家法律、行业规定,掌握绿色生产、环境保护、安全防护、质量管理等相关知识与技能,了解相关行业文化,具有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备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3)掌握支撑本专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必备的语文、数学、外语(英语等)、信息技术等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具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4)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学习1门外语并结合本专业加以运用;
(5)掌握机械制图、模具设计等知识,具有识读和绘制模具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
(6)掌握机械设计基础、公差配合、模具材料的性能及选用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7)掌握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结构设计、材料成型设备使用等专业知识,具有设计中等复杂程度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操作、运维、管理、保养典型模具加工设备和冲压、注塑等成形(型)设备的能力;
(8)掌握机械加工和装调、数控工艺等知识,具有模具零件制造工艺编制、模具装配与调试、维修、保养的能力;
(9)掌握三维机械设计、逆向工程等数字化设计知识,具有产品测绘、三维数字化建模及操作快速成型设备的能力;
(10)掌握材料成型工艺、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车间现场管理等知识,具有产品成型工艺规划、质量检测、生产组织管理的能力;
(11)掌握模具智能制造设备操作与维护的技术技能,具有模具智能制造加工单元操作及管控的能力;
(12)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具有适应本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需求的数字技能;
(13)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整合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4)掌握身体运动的基本知识和至少1项体育运动技能,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标准,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具备一定的心理调适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教学标准(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