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事本”的应用》名师教学设计.docx
学而优教有方
PAGE2/NUMPAGES2
“记事本”的应用
一、教材分析
“记事本”的应用是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打字小能手”挑战赛第三个活动的内容。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正确开启、关闭“记事本”程序,认识“记事本”窗口的界面,学会运用“记事本”程序输入文字,掌握文字的编辑及文本的保存,并了解部分功能键的使用,这对学生以后学习键盘输入和其他功能键提供学习经验。因此,本课是学生以后进行汉字录入的基础,也是键盘、鼠标训练的重点之一。
二、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动手操作欲望很强,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初步熟悉了键盘分区和指法、掌握了基本键的输入指法。学生能通过阅读简单的英文语句,发现错误单词并及时更正,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前提。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正确启动、关闭“记事本”程序。
(2)掌握简单的文字输入、文字编辑方法及文本保存的流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练习、同伴交流、教师引导,能够在“记事本”中输入英文字母、英语单词和句子,设计英语作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探究意识和信息意识。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点拨指导,即教学活动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尝试、讨论和自主学习。本课活动安排为输入学过的英语句子,要求每个单词、标点符号、句子格式都正确。为此本课安排了三个小活动:一是按照字母表在“记事本”中输入小写英文字母;二是输入大写英文字母;三是在前两个活动的基础上输入英语单词和句子。三个活动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加深,承接自然,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接受能力。
上一课活动是通过练习初步认识键盘分区和基本键,而本课第一次接触“记事本”程序,则是有目的的在“记事本”中整理英语句子,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键盘的使用,掌握英文输入法。学生学习起来会有一定难度,对于利用功能键等修改并完成英语句子的输入过程,以及插入光标并将其移动到合适位置的操作,少部分学生还不太熟练。因此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并对操作水平稍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协作帮助,以促进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1.教学环境:多媒体环境。
2.资源准备:英语单词和句子。
六、教学过程
(一)导课
教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清楚地了解了键盘的作用和指法,都学会了在“金山打字通”软件中打字。今天,咱们就到“记事本”里去练一练,看谁输入得又快又准确!
(二)新授
1.启动记事本
(1)打开“记事本”。
按照开始→程序→附件→记事本这一步骤打开记事本。
(2)了解“记事本”窗口。
启动“记事本”程序后,我们会看到“记事本”由标题栏、菜单栏和操作区域等组成。(课件展示“记事本”窗口图片,学生逐一了解每个区域的作用。)
教师:我给大家提供了需要输入的英语单词和短句,学生可按照实例操作,然后检查自己输入的结果,与老师提供的内容对比,看看有没有不同的地方。
学生:要求输入顺序要对,格式正确。小组同学进行比赛,看哪一组最先正确输完。
(课件中展示要输入的英语单词和短句,这个环节教师要提示学生使用上节课学习的指法进行输入,打字速度会提高很快。)
2.功能键的使用
结合实例中输入短句时出现的问题,提出学习任务。
教师提示:
最长的是空格键,每按一次,光标就会向后移动一格。
输入错了,可以用BackSpace键删掉光标前面的字符,Delete键删掉光标后面的字符。“Enter”键是回车键,起到换行的作用。
“Shift”键可以进行中英文输入的切换。
按CapsLock键,键盘右上角的指示灯会亮起来,这时输入的是大写英文字母。
学生活动:
(1)输入错误,不知怎么改正。(解决方法:①先思考老师的提示。②请会的同学演示。明确光标的作用,观察光标的位置,确定用BackSpace或Delete键。)
(2)英文大小写还不会转换。(引导学生观察CapsLock灯,让学生感受一下,尽可能让会的同学解答,提高他们的自豪感。)
(3)汇报交流:①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自主解决问题。②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小组讨论如何解决?[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分层次教学,给操作最快最好的小组和学生个人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向其他同学介绍打字快的要领(利用方向键移动光标,快速确定打字位置)。]
(三)文字的编辑(整理英语句子)
教师:演示实例,让学生将英语课文中的对话句子整理到“记事本”里。
(1)单词之间要空开一个空格,句子的标点符号一定要正确,输入完成要检查正确率。
(2)按要求设置字体。
(3)按教师提供的路径和命名要求保存文本文件。
学生:两人合作,要求一个人念、一个人输入,发现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