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尺规作图1.尺规作图1、2、3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docx
13.4尺规作图1.尺规作图1、2、3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13.4尺规作图1.尺规作图1、2、3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尺规作图1、2、3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4年10月15日星期一第2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数学抽象思维,提升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尺规作图实践,强化空间想象与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严谨的数学态度和科学探究精神,使学生能够运用尺规作图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八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几何概念,如点、线、面、角等,以及基本的几何作图方法。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作图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直线和平行线的作图。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八年级学生对几何图形和作图方法有一定的兴趣,尤其是对一些有趣的作图问题。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能够较快地掌握新知识,而部分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指导和练习。学生的学习风格多样,有的学生偏好直观学习,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来理解;有的学生则更倾向于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在学习尺规作图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和挑战:首先,对于一些复杂的作图步骤,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记忆;其次,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工具使用不当或操作失误的问题;最后,部分学生可能在空间想象能力上存在不足,难以将抽象的几何图形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针对这些困难,教师需要提供适当的指导,通过示范、分组讨论和个别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克服。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尺规作图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作图技巧。
2.设计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尝试完成特定的尺规作图任务,促进互动和交流。
3.利用多媒体展示尺规作图的历史和实际应用案例,增强学生的兴趣和直观理解。
4.通过在线平台提供互动练习和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用时5分钟)
1.创设情境:展示一张古代建筑图纸,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几何图形,提问:“这些图形是如何被精确绘制出来的呢?”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们没有现代的绘图工具,仅凭尺规,我们能绘制出这样的图形吗?”
3.引入课题:明确本节课的主题——尺规作图。
(二)讲授新课(用时15分钟)
1.尺规作图的基本原理:讲解尺规作图的基本原理,包括圆规、直尺的使用方法和作图步骤。
2.尺规作图的基本步骤:逐一讲解作图步骤,通过板书展示关键步骤,如画圆、作线、作角等。
3.实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演示尺规作图的完整过程,让学生直观了解作图方法。
(三)巩固练习(用时15分钟)
1.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提供一套尺规工具,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特定的尺规作图任务。
2.互动讨论:各小组分享作图过程和心得,其他小组成员提出问题和建议。
3.检查与反馈:教师对各小组的作图结果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四)课堂提问(用时10分钟)
1.教师提问: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提出若干问题,如尺规作图的注意事项、作图方法的改进等。
2.学生回答: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展示他们的思考和成果。
3.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五)师生互动环节(用时5分钟)
1.教师提问:针对课堂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学生提问:学生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解答。
3.教师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尺规作图在几何学习中的重要性。
(六)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用时5分钟)
1.思维拓展: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用尺规作图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简单的家具、建筑模型等。
2.创新能力培养: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尺规作图的方法,提高作图的精确度和效率。
教学过程流程环节:
1.导入环节(5分钟)
2.讲授新课(15分钟)
3.巩固练习(15分钟)
4.课堂提问(10分钟)
5.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6.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5分钟)
本节课用时共计45分钟,教学流程符合实际学情,紧扣教学重难点,注重师生互动和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
拓展与延伸
六、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几何作图的历史与发展》:介绍几何作图的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