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次定律》教学设计.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楞次定律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楞次定律的内容并能运用它解释相关现象。
2、过程与方法: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训练思维的严密性、逻辑性;培养观察能力与分析思维能力;提高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科学探究的艰辛与乐趣;认识物理与国防科技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树立热爱祖国的观念, 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楞次定律中感应电流磁场阻碍作用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共同总结。
教学过程
【引入】一开始直接点明这节课要讲的内容就是楞次定律。
【课件展示】课件展示“福建”舰成功下水的图片
【提问】刚刚图片中展示的是什么呢?
【生】福建舰
【师】没错,是福建舰。福建舰在国内首次使用了电磁弹射技术,而这项技术由于研发难度非常高,此前只有美国掌握了此项技术,那么,电磁弹射技术到底利用了什么样的电磁感应原理呢?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课件展示】课件展示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板书一】一、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
【过渡】感应电流的产生什么呢?
【生】闭合导体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师】对,细心的同学可能也发现了:不同情况下感应电流的方向是不一样的,那么,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有哪些呢?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探究一下。
【课件展示】课件展示本次实验的实验装置及灵敏电流计的摆动方向与感应电流的流入方向的关系。
【演示实验】播放提前录好的演示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N极向下插入和拔出线圈时灵敏电流计指针的摆动情况。
【师生合作探究】师生合作分析完成以下表格1
N极向下
插入
拔出
感应电流的方向(俯视)
逆时针
顺时针
穿过回路磁通量的变化
增大
减小
原磁场的方向
向下
向下
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向上
向下
【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探究S极向下插入和拔出线圈时的实验结果并完成表格2
【师】同学们的实验操作已接近尾声,哪位同学愿意分享你们的实验结果呢?来,这位同学。
S极向下
插入
拔出
感应电流的方向(俯视)
顺时针
逆时针
穿过回路磁通量的变化
增大
减小
原磁场的方向
向上
向上
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向下
向上
【实验结果分析】师生共同分析表格1、2的结果得到简化的表格3
B原原B感
B原原
B感
S
N
B原原
B感
S
N
B原原
B原原
B感
S
N
B原
B原原
B感
S
N
穿过回路磁通量的变化
增大
减小
增大
减小
感应电流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的关系
相反
相同
相反
相同
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表格中实验结果的规律,得出:当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就跟原磁场的方向相反,阻碍其增大;当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减小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就跟原磁场的方向相同,阻碍其减小。从而得出:感应电流产生的本质就是阻碍磁通量的变化即增反减同。
【师】任何定律的得出都需要大量的实验进行检验,德国物理学家楞次经过大量的实验总结出了我们今天所学的楞次定律。
【板书二】二、楞次定律
内容
【师】这里有一个词非常关键,那就是“阻碍“,那么我们如何理解阻碍一词呢?
【板书三】2. 理解
【师】谁在阻碍?
【生】感应电流的磁场
【师】阻碍了什么?
【生】原磁场磁通量的变化
【师】怎么阻碍?阻碍一定是相反的吗?
【生】不一定,增反减同
【师】感应电流的磁场除了会阻碍磁通量的变化,还会影响物体的相对运动。下面请大家观看一个有趣的实验。仔细观察当磁铁分别靠近和远离铜环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课件展示】播放演示实验。
【师】有什么现象产生呢?
【生】当磁铁靠近铜环时,铜环被排斥;当磁铁远离铜环时,铜环被吸引
【小组讨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师】看大家讨论的很激烈,哪个同学愿意分享下你们的讨论结果?来,这位同学
【生】当磁铁靠近铜环时,穿过铜环的磁通量向左增加,根据增反减同,就会产生一个向右的感应磁场,此时铜环相当于一个N极在右侧的条形磁铁,同名磁极相排斥,铜环被排斥;当磁铁远离铜环时,穿过铜环的磁通量向左减小,根据增反减同,就会产生一个向左的感应磁场,此时铜环相当于一个S极在右侧的条形磁铁,异名磁极相吸引,铜环被吸引。
【师】非常准确,请坐。这种现象我们用四个字描述:来拒去留。这也是感应磁场对物体阻碍作用的另一种表现。那么,阻碍是阻止吗?
【生】不是,阻碍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减缓磁通量的变化。该增加还增加,该减小还减小。
【师】到这里,本节课已经接近尾声,下面我们回到这节课的开始提到的电磁弹射技术,老师这里做了一个简易的电磁弹射装置。我们知道飞机起飞需要消耗燃料,老师这里有一个不需要燃料的飞机,只不过在飞机的下端连了一个非常小的铝管。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当接通电源的瞬间会发生什么现象?
【生】飞机被弹开了。
【课件展示】播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