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信中软交换技术应用论文.docx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信息通信中软交换技术应用论文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信息通信中软交换技术应用论文
摘要:信息通信技术是现代通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电话网络逐渐无法满足人们对通信质量和效率的需求。软交换技术作为新一代的信息通信技术,具有高度的可扩展性、灵活性和智能化等特点,在提高通信网络性能和降低成本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本文旨在对软交换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首先介绍了软交换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关键技术;其次分析了软交换技术在我国的政策环境、市场前景和应用案例;然后对软交换技术在语音、数据、视频等多媒体通信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接着探讨了软交换技术在信息安全、网络管理等方面的挑战;最后对软交换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推动我国信息通信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传统电话网络在满足基本通信需求的同时,逐渐暴露出其技术落后、网络复杂、成本高昂等问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软交换技术应运而生。软交换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通信技术,具有高度的可扩展性、灵活性和智能化等特点,能够有效提高通信网络的性能和降低成本。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软交换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进行研究:1.软交换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关键技术;2.软交换技术在我国的政策环境、市场前景和应用案例;3.软交换技术在语音、数据、视频等多媒体通信中的应用;4.软交换技术在信息安全、网络管理等方面的挑战;5.软交换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对软交换技术的研究,有助于推动我国信息通信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我国在全球通信市场中的竞争力。
第一章软交换技术概述
1.1软交换技术概念及特点
软交换技术是一种基于IP网络的通信技术,它通过将传统电话网络中的交换功能与传输功能分离,实现了通信网络的智能化和灵活性。在这种技术中,交换功能被抽象为一个逻辑实体,称为软交换,它通过软件实现,可以运行在普通的计算机硬件上。软交换技术的出现标志着通信网络从电路交换向分组交换的过渡,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高度可扩展性:软交换技术基于标准的IP网络,能够方便地集成新的业务和服务,满足不断增长的通信需求。例如,根据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发布的《2019年中国通信行业统计公报》,2019年,我国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达到4.43亿户,同比增长16.6%。软交换技术正是为了适应这种快速增长的互联网用户数量和多样化的通信需求而设计的。
(2)灵活性与可编程性:软交换技术允许运营商快速部署和修改业务逻辑,以适应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例如,在移动通信领域,软交换技术支持VoLTE(VoiceoverLTE)服务,通过软件升级即可实现从2G/3G到4G的平滑过渡。据Gartner报告,截至2020年,全球VoLTE用户数已超过20亿,这充分证明了软交换技术在提升通信服务灵活性方面的优势。
(3)资源共享与优化:软交换技术通过集中管理和控制,实现了网络资源的有效共享和优化。例如,在IP网络中,软交换技术可以实现语音、视频和数据等多种业务的统一承载,从而降低了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据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到2023年,全球IP网络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600亿美元,这表明软交换技术在提高网络资源利用效率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软交换技术的应用案例广泛,如我国的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都在其网络中应用了软交换技术。通过软交换技术,这些运营商不仅提高了网络性能和用户服务质量,还成功实现了业务的快速创新和拓展。例如,中国移动推出的“和视频”服务,就是基于软交换技术实现的高清视频通话业务,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通信体验。
1.2软交换技术的发展历程
(1)软交换技术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最初由ATT等大型通信设备制造商提出。这一阶段,软交换技术主要作为一种研究课题,其核心思想是将传统的电路交换网络中的交换功能从硬件设备中分离出来,转移到软件层面进行控制。在这一阶段,软交换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网络结构的设计,如多级交换网络、分布式交换网络等;二是控制信令的标准化,如H.323、SIP(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等;三是媒体流的处理和传输,如VoIP(VoiceoverInternetProtocol)技术的研究。据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的《全球电信发展报告》,截至2005年,全球VoIP用户数已超过2亿,这一数据反映了软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