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03E0005《3DS MAX三维建模技术》教学大纲.doc

发布:2025-01-21约2.22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2

《3DSMAX三维建模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

3DModelingTechniqueby3DSMAXSoftware

课程代码

03E0005

学分

1

总学时

16

理论学时

10

实验学时

0

上机学时

6

实践学时

0

课程类别

公共基础课

课程性质

任选

先修课程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适用专业

全校各专业

开课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执笔人

刘砚秋

审定人

陈燕敏

制定时间

2025年1月

注:课程类别是指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教育课;课程性质是指必修/限选/任选。

一、课程地位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地位

该课程是校通识选修课,属于科技发展与科学素养模块。3dsMax是由Autodesk公司开发的一款专业的三维计算机图形、建模、动画和渲染软件,广泛应用于电影特效、电视广告、游戏开发、建筑设计、工程可视化以及产品设计等多个领域。本课程不仅是一门多媒体软件入门级培训课程,还可以培养学生三维空间想象力,提高审美素养,促进职业发展。

(二)课程目标

1.知识层面:掌握计算机三维模型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

2.应用层面:掌握3dsMax的基本功能。

3.设计层面:激发学生设计潜能,提升设计水平和审美素养,具备三维作品创作能力。

课程思政目标:强调多媒体作品传播的社会责任感。

二、课程目标达成的途径与方法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内容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目标达成的途径与方法

教学内容

课程目标1

1.知识层面:掌握计算机三维模型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

工科专业: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非工科专业:5.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够恰当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1.课堂教学

2.资料查阅

3.课堂讨论

1.3DSMAX概述

课程目标2

2.应用层面:掌握3dsMax的基本功能。

课堂案例示范教学

课堂讨论

课堂练习作品完成

课内实验

2.基础建模

3.高级建模

课程目标3

3.激发学生设计潜能,提升设计水平和审美素养,具备三维作品创作能力。

课堂案例示范教学

课堂讨论

综合实验作品完成

4.综合应用

三、课程目标与相关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程度(H、M、L)

毕业要求5

课程目标1

L

课程目标2

M

课程目标3

M

四、课程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1章3DSMAX概述

发展史,应用领域,作品赏析。界面结构,设置用户界面、单位,视图操作,文件操作,对象基本操作等。

基本要求:掌握基本概念,了解最新发展方向,丰富相关知识储备。

思政目标:树立设计作品的版权意识。

第2章基础建模

标准基本体、扩展基本体的组合应用。

第3章高级建模

挤出修改器,车削修改器,复合对象中的放样,弯曲、扭曲修改器,锥化修改器,壳修,噪波修改器,晶格修改器,FFD修改器,布尔运算。

应用多边形建模。

基本要求:熟练掌握3DSMAX基础建模的基本功能,熟练掌握高级建模中指定内容。

思政目标:提升检索学习资源、通过自学迅速掌握陌生应用软件的能力。

第4章综合应用

综合应用基本建模、高级建模技术,实现较复杂形体建模。

基本要求:能够综合利用3DSMAX软件的各项功能,设计美观、实用的三维作品。

思政目标:树立三维作品传播的社会责任感。

五、课程学时安排

章节号

教学内容

学时数

学生任务

对应课程目标

第1章

1.3DSMAX概述

1

查找相关资料

课程目标1

第2章

2.基础建模

5(2)

书房建模,含书桌、角柜、书柜、圆凳等。

课程目标2

第3章

3.高级建模

6(2)

广场建模,餐厅建模

课程目标2

第4章

4.综合应用

4(2)

综合三维场景设计

课程目标3

六、实践环节及基本要求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基本要求

学生任务

实验性质

实验类别

1

基础建模

2

书房或机房的家具、电器实现

书房建模

验证性

必做

2

高级建模

2

挤出修改器,车削修改器,复合对象中的放样,弯曲、扭曲修改器,锥化修改器,壳修,噪波修改器,晶格修改器,FFD修改器,布尔运算。应用多边形建模

广场建模,

餐厅建模

验证性

必做

3

综合应用

2

动画角色设计或场景设计

综合三维场景设计

综合性

必做

注:1.实验性质指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等;2.实验类别指必做、选做等。

七、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核内容

考核方式

评定标准(依据)

占总成绩比例

过程考核

含到课率、课堂讨论发言、平时作业、作品实现等

点名记录,讨论发言记录,

课堂练习作品批阅记录

20%

实验作品

实验作品成绩

20%

期末考核

开卷(作品)

卷面成绩

60%

考核类别

考查

成绩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