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知识解读.doc
水浒传知识解读
TOC\o1-2\h\u28928第一章《水浒传》的时代背景:北宋末年的社会风貌 1
29885第二章《水浒传》主要人物分析:梁山好汉的众生相 1
30887第三章《水浒传》的情节特色:跌宕起伏的故事线 2
11633第四章我看《水浒传》中的侠义精神:正义与反抗的诠释 2
17325第五章《水浒传》中的兄弟情义:“四海之内皆兄弟” 2
16544第六章从《水浒传》看古代社会矛盾:官逼民反的深层原因 3
12931第七章《水浒传》的文学价值:不朽的古典名著 3
27539第八章解读《水浒传》的现代意义:古为今用的启示 3
第一章《水浒传》的时代背景:北宋末年的社会风貌
北宋末年啊,那可是个相当复杂的社会时期。当时朝政腐败,宋徽宗在位,他一门心思地搞他的艺术爱好,像什么书法绘画之类的,可对朝政的治理就疏忽得很。在《水浒传》里就有描写,蔡京、高俅这些奸臣当道。就拿高俅来说,他原本只是个街头混混,就因为球踢得好,被宋徽宗赏识,一下子就飞黄腾达了。他在官场里只知道为自己谋私利,打压忠良。而且当时社会贫富差距极大,底层百姓生活困苦不堪。许多农民失去土地,只能靠打短工为生。像武大郎,他就是个典型的底层小人物,靠卖炊饼勉强糊口。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到处都是民不聊生的景象,这就为梁山好汉们的出现奠定了社会基础。那些被压迫的百姓,心中满是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也充满了对不公平社会的愤懑,一旦有了导火索,就很容易揭竿而起。
第二章《水浒传》主要人物分析:梁山好汉的众生相
梁山好汉那可是各有各的性格和特点。先说宋江吧,他为人仗义疏财,江湖人称“及时雨”。在《水浒传》里有很多情节体现他的这个特点,例如当晁盖等人劫了生辰纲被官府追捕的时候,宋江冒着巨大的风险给他们通风报信。但是宋江也有他的局限性,他满脑子的忠君思想,一直想着被朝廷招安。这也导致了梁山后来的命运走向。再看林冲,林冲原本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他本是个安分守己的人。可是高俅的儿子高衙内看上了他的娘子,就开始设计陷害他。林冲一忍再忍,直到风雪山神庙那一段,他才彻底爆发,手刃仇人,走上反抗道路。这充分体现了林冲从逆来顺受走向坚决反抗的性格转变。还有鲁智深,他是个豪爽仗义、嫉恶如仇的人。他三拳打死镇关西,就为了救助金翠莲父女。他做事从不拖泥带水,也不在乎什么后果,只要是他认为正义的事情,就会毫不犹豫地去做。这些不同性格的人物汇聚在梁山,构成了一幅梁山好汉的众生相。
第三章《水浒传》的情节特色:跌宕起伏的故事线
《水浒传》的情节那叫一个跌宕起伏。从一开始的鲁智深拳打镇关西,这个情节就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鲁智深本是个军官,看到镇关西欺负金翠莲父女,就决定要教训他。他三拳就打死了镇关西,然后不得不开始逃亡。这就像一个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再到后来林冲的故事,林冲被陷害,从误入白虎堂到刺配沧州,一路上受尽折磨。可是读者本以为他会一直这样被压迫下去的时候,风雪山神庙这个情节突然反转,林冲彻底爆发。还有智取生辰纲这一段,晁盖等人巧妙地设计,利用天时地利人和,在黄泥冈上用蒙汗药麻倒了杨志押送的生辰纲队伍。整个过程充满了悬念和惊险,让人看得心跳加速。这些情节就像一条锁链,一环扣一环,不断地吸引着读者继续往下看,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情节会有怎样的反转和惊喜。
第四章我看《水浒传》中的侠义精神:正义与反抗的诠释
《水浒传》中的侠义精神是非常突出的。侠义精神的核心就是正义与反抗。像武松,他为兄报仇,杀死潘金莲和西门庆,这就是一种正义的体现。他哥哥武大郎被潘金莲和西门庆合谋害死,武松在查明真相后,不顾宋朝法律的限制,毅然决然地手刃仇人。他这种行为虽然在法律上可能存在争议,但是在道德层面上,他是在为自己的哥哥讨回公道,是对邪恶势力的反抗。还有鲁达救助金翠莲父女,他不仅是出于同情,更是一种对恃强凌弱现象的反抗。他看到镇关西欺负弱小,就不能容忍,以自己的力量去保护那些无助的人。这种侠义精神在那个黑暗的北宋末年社会里,就像一盏明灯,给被压迫的百姓带来了希望,也激励着更多的人去反抗不公,追求正义。
第五章《水浒传》中的兄弟情义:“四海之内皆兄弟”
在《水浒传》里,兄弟情义是非常浓厚的。就拿梁山好汉们来说,他们来自五湖四海,身份各异,但是一旦上了梁山,就如同亲兄弟一般。比如说李逵和宋江之间的情义。李逵对宋江那是忠心耿耿,他虽然鲁莽,但是对宋江的话言听计从。在宋江被招安后,李逵即使心里不愿意,也依然跟着宋江。还有鲁智深和林冲之间的情义。当林冲被刺配沧州的时候,鲁智深一路暗中保护他。在野猪林里,鲁智深及时出现,救下了差点被公差害死的林冲。这种兄弟情义不仅仅是简单的友情,更是一种在那个黑暗社会里互相扶持、同甘共苦的力量。他们喊着“四海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