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基本特征》优教学案(第1课时) (3).doc
PAGE3/NUMPAGES3
《气候基本特征》优教学案
【学习目标】
1.运用中国气候类型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认识气候类型的复杂多样。
2.比较不同城市间的气候特点,归纳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3.初步学会评价我国的气候特征,了解我国气候大陆性较强的特点。
学习任务及展示
自主学习法.导学法.对比分析法和分组合作讨论。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一、季风气候显著
1.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2.冬季风和夏季风: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有人把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称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而与其纬度相近的阿拉伯半岛却气候干旱,沙漠广布,想想这是什么原因?
1.讲全班分成几个小组
2.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总结
3.分小组展示,教师进行总结
【达标检测】
1.以下省区中跨热带和亚热带的有()
①福建????②海南????③广东???④云南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地区的主要原因()
A.海陆影响??B.地势影响??C.洋流影响??D.纬度影响
3.关于我国夏季气温的正确叙述是()
A.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我国纬度最低的曾母暗沙
B.漠河由于纬度高,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C.我国夏季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D.我国夏季南北温差很大
家住上海的小华同学设计了暑期四条游览线路。读下图,回答4、5题。
4.四条游览线路中,穿过我国不同干湿地区数量最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若按④路线游览,下列景象可能为途中看到的是()
A.银装素裹的大地B.茫茫的沙漠
C.金灿灿的稻田 D.蜿蜒的长城
【拓展阅读】
为什么说“瑞雪兆丰年”?
“瑞雪兆丰年”是一句流传比较广的农业谚语,意思是说冬天下几场大雪,是来年庄稼获得丰收的预兆。为什么呢?
1.保暖土壤,积水利田
冬季天气冷,下的雪往往不易融化,盖在土壤上的雪是比较松软的,里面藏了许多不流动的空气,不传热,这样就像给庄稼盖了一条棉被,外面天气再冷,下面的温度也不会降得很低。等到寒潮过去以后,天气渐渐回暖,雪慢慢融化,这样,不但保住了庄稼不受冻害,而且雪融下去的水留在土壤里,给庄稼积蓄了很多水,对春耕播种以及庄稼的生长发育都很有利。
2.为土壤增添肥料
雪中含有很多氮化物。据观测,如果1升雨水中能含1.5毫克的氮化物,那么1升雪中所含的氮化物能达7.5毫克。在融雪时,这些氮化物被融雪水带到土壤中,成为最好的肥料。
3.冻死害虫
雪盖在土壤上起了保温作用,这对钻到地下过冬的害虫暂时有利=但化雪的时候,要从土壤中吸收许多热量,这时土壤会突然变得非常寒冷,温度降低许多,害虫就会冻死。
所以说冬季下几场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