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PAGEPage3/NUMPAGESPages4
河南省郑州市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2023-2024学年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四个大题,25个小题。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l-35.5Ca-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成语中也包含了化学知识,以下成语中蕴含了化学变化的是
A.星火燎原 B.水滴石穿 C.铁杵磨针 D.花香四溢
【答案】A
【解析】
【详解】A、星火燎原涉及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水滴石穿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铁杵磨针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花香四溢分子不断运动地结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2.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这几个方面:一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二是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A错误;
B胶头滴管的使用要注意,滴加液体时不能伸入容器内部,以免污染试剂,使用完以后也不能横放或倒置以免腐蚀橡胶帽,B错误;
C、给液体加热,试管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总容积的三分一,C错误;
D、量取液体读数时要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水平,D正确。
故选D。
3.环境对于人类的生存非常重要。以下物质中都可以造成酸雨的是
A.CO2NO2 B.SO2NO2 C.CO2CO D.NO2O2
【答案】B
【解析】
【详解】A、CO2是空气的一种成分,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但碳酸酸性很弱,不会形成酸雨,会造成温室效应,错误;
B、NO2和SO2,在空气中与水反应分别形成硫酸和硝酸,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正确;
C、CO2是空气的一种成分,CO不溶于水,都不会形成酸雨,错误;
D、O2是空气的一种成分,不会形成酸雨,错误。
故选B。
4.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A.硫酸铜 B.水 C.金刚石 D.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
【详解】A、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C、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以下是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D.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热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故描述错误;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描述错误;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描述错误;
D、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热量,故描述正确。
故选D。
6.下列厨房中的物质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是
A.食盐 B.面粉 C.花生油 D.辣椒粉
【答案】A
【解析】
【详解】A、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形成溶液,选项正确;
B、面粉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形成溶液,选项错误;
C、花生油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形成溶液,选项错误;
D、辣椒粉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形成溶液,选项错误;
故选:A。
7.2023年中国空间站首次安装由上海光机所制造的铷微波钟,如图推断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
A.铷元素位于第五周期 B.铷属于金属元素
C.铷原子核内有37个质子 D.铷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A、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铷原子的核外有5个电子层,则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铷,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铷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7,说法正确;
D、根据铷原子结构示意图,铷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说法错误。
故选D。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