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结构及控制特点对比.docx
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结构及控制特点对比
对比维度
结构特点
控制特点
基本定义与概述
-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是一种高参数、大容量的汽轮机,通常采用超超临界蒸汽参数(如主蒸汽压力≥25MPa,主蒸汽温度≥580℃),具有更高的热效率和更低的污染物排放。
-结构上通常包括高压缸、中压缸、低压缸、转子、叶片、轴承、调节系统等关键部件。
-控制特点主要体现在其复杂的调节系统和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上,旨在确保汽轮机在各种工况下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高压缸设计
-高压缸通常采用双层缸或多层缸结构,内缸直接承受高温高压蒸汽的作用,外缸则起支撑和密封作用。
-叶片设计优化,采用高效叶型,减少流动损失,提高通流能力。
-高压缸的进汽参数(压力、温度)通过调节阀进行精确控制,以适应不同负荷下的运行需求。
-采用先进的温度控制策略,防止高压缸部件因热应力过大而损坏。
中压缸与低压缸设计
-中压缸和低压缸多采用单层缸结构,叶片设计考虑蒸汽膨胀做功过程,实现能量的有效转换。
-各级叶片长度和型线根据蒸汽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汽轮机的整体效率。
-中压缸和低压缸的进汽参数通过再热系统和低压调节阀进行调节,确保各缸之间的蒸汽流量和压力匹配。
-采用滑压运行方式,根据负荷变化调整主蒸汽压力,提高机组的经济性。
转子与轴承系统
-转子采用高强度合金钢材料,设计考虑热膨胀和振动特性,确保转子的安全运行。
-轴承系统采用滑动轴承或滚动轴承,提供稳定的支撑和润滑,减少摩擦损失。
-转子振动和轴向位移通过振动监测系统和轴向位移保护装置进行实时监测和保护。
-轴承温度通过温度传感器进行监测,确保轴承在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内运行。
调节系统
-调节系统包括液压调节系统和电子调节系统,实现汽轮机的转速控制、负荷控制和功率控制。
-采用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EH),提高调节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精度。
-DEH系统根据负荷指令和实际运行参数,自动调节调节阀的开度,实现汽轮机的负荷跟踪和稳定运行。
-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如预测控制、自适应控制等,提高调节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自动化与智能化
-汽轮机配备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远程监控、故障诊断和自动保护。
-采用智能传感器和执行器,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自动化控制系统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和算法,自动调整汽轮机的运行参数,确保机组在最佳工况下运行。
-智能化技术应用于故障诊断和预测性维护,提前发现潜在问题,减少停机时间和维修成本。
环保与节能
-结构设计中考虑减少泄漏和排放,提高机组的环保性能。
-采用高效的蒸汽再热系统和回热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优化调节系统和运行策略,降低机组的煤耗和污染物排放。
-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如变频调速、余热回收等,进一步提高机组的整体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