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
学而优·教有方
PAGE1
PAGE
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试题
生物
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部分,一律使用2B铅笔按题号依次填涂在答题卡上;第II卷非选择题部分,按要求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上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探索遗传物质及遗传规律的道路艰辛且曲折,该过程中留下了许多的经典实验。下列关于这些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孟德尔描述的“遗传因子”与格里菲思提出的“转化因子”化学本质相同
②萨顿通过观察蝗虫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提出假说
③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和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均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④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⑤构建DNA双螺旋塑料模型和用橡皮泥制作的减数分裂染色体模型均属于物理模型,双螺旋模型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释了DNA分子具有稳定的直径
⑥艾弗里进行的实验中利用了“减法原理”对自变量进行控制
⑦摩尔根将白眼雄蝇与纯合红眼雌蝇杂交,F2红眼:白眼=3:1能说明基因在X染色体上
A.①②③⑤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⑤⑦ D.②④⑥⑦
2.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如图甲所示,分裂过程中细胞a~d内染色体、核DNA含量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②
B.图甲中的细胞③一定为次级卵母细胞
C.图乙中a细胞可对应图甲中的细胞③,d细胞可能发生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图乙中c细胞可能处于减数分裂Ⅰ或有丝分裂前、中期,可对应图甲中的细胞①②
3.下列关于伴性遗传的叙述(不考虑变异),错误的是()
A人体成熟生殖细胞中除了性染色体,还含有常染色体
B.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女性患者中,部分患者可能发病较其他患者轻
C.位于X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其控制的性状与性别的形成都有一定的关系
D.若色盲男孩的外祖父母表现均正常,则该男孩的色官基因来自其外祖母的概率为1
4.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某DNA分子含有m对碱基,其中G含有n个,该DNA分子复制3次,其需要消耗的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7(m-n)个
B.洋葱根尖细胞(2n=16)全部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后置于不含32P培养液中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产生4个子细胞中含有32P标记的子细胞有2个、3个或4个
C.DNA分子中的每个磷酸基均连接着两个脱氧核糖和一个碱基
D.某基因的一条链被15N标记后放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培养复制n次后,含15N标记的DNA:不含15N标记的DNA=1:(2n-1-1)
5.下图表示某果蝇X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位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果蝇的眼色不一定为白眼
B.位于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可能有等位基因
C.X染色体上的基因只在雌性个体中表达
D.深红眼基因和朱红眼基因在遗传时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6.大肠杆菌核糖体蛋白与rRNA分子亲和力较强,二者组装成核糖体。当细胞中缺乏足够的rRNA分子时,核糖体蛋白可通过结合到自身mRNA分子上的核糖体结合位点而产生翻译抑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个核糖体可以合成不同种类的蛋白质
B.形成mRNA时,DNA双链在解旋酶作用下解开,RNA聚合酶起始转录
C.核糖体蛋白对自身mRNA翻译的抑制维持了RNA和核糖体蛋白数量上的平衡
D.编码该核糖体蛋白的基因转录还未完成时,mRNA就与核糖体结合进行翻译
7.冠状病毒严重依赖一种名为“移码”的特殊机制来调节病毒蛋白的水平。“移码”是指冠状病毒在宿主细胞中合成蛋白质时,核糖体向前或者向后滑动一个或两个核苷酸的现象。据研究,这种情况几乎不在健康细胞中发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移码”现象若在正常人体细胞中发生,可能导致有关性状的改变
B.“移码”通过调控翻译过程,进而影响蛋白质合成
C.冠状病毒的“移码”过程出现异常,可能会导致肽链变短
D.冠状病毒的“移码”过程出现异常,可能会导致病毒发生基因突变
8.育种工作者将长穗偃麦草(2n=14,记为14E)中的抗病、高产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6n=42,记为42W)中,培育成了小麦二体异附加系,流程如图所示(假定每种个体所产各种类型配子均可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F1是通过有性生殖获得的,含有4个染色体组
B.过程①可使用秋水仙素,也能通过低温诱导获得甲
C.过程②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