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医疾病诊断与治疗方法.pptx

发布:2025-03-31约3.01千字共3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医疾病诊断与治疗方法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拥有数千年历史。它基于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理论,形成了独特的诊疗体系。本展示将带您了解中医如何诊断疾病,以及各种治疗方法的应用与特点。作者:

引言:中医的整体观1整体观人与自然统一2阴阳平衡对立统一的关系3五行相生相克万物相互关联4天人合一人体与宇宙对应

中医诊断学概述1234辨证论治根据证型确定治疗方法四诊法望、闻、问、切八纲辨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整体分析综合判断病机

四诊法:望、闻、问、切望诊观察面色、舌象、形态、精神状态等外在表现。闻诊听声音,如说话、呼吸、咳嗽声;嗅各种气味。问诊询问病情、症状、既往史等。切诊脉诊和触诊,了解内部情况。

望诊:观察病人外在表现面色诊断青、赤、黄、白、黑各有所主。黄色代表脾,白色代表肺,红色代表心。舌象观察舌质、舌苔反映内脏状况。舌红主热,舌淡白主寒,舌苔厚腻主湿。形体姿态观察体形、姿势、步态。肥胖多湿,消瘦多为气血不足。

闻诊:聆听和嗅觉诊断听声音声音洪亮属实证,微弱属虚证。喘促气急多为肺病。听呼吸急促、喘鸣、哮鸣各有不同病因。粗大声为实,细微声为虚。嗅气味口臭、体臭、分泌物气味均有诊断意义。腥臭多为热毒。

问诊:询问病情1主诉患者最主要的不适感及持续时间。了解疼痛、寒热、饮食等变化。2现病史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关注起病诱因、症状变化、用药反应。3既往史过去疾病情况和体质特点。慢性病、过敏史有助辨证。4生活习惯饮食嗜好、起居规律、情志变化。不良习惯常为病因。

切诊:触诊和脉诊1脉诊位置寸、关、尺三部,分别对应上、中、下三焦。左手主心、肝、肾,右手主肺、脾、命门。2常见脉象浮、沉、迟、数、滑、涩等二十八脉。浮脉主表证,沉脉主里证,数脉主热。3腹部触诊检查腹部胀痛、坚硬、压痛等症状。右上腹痛多为肝胆病,脐周痛多为脾胃病。

中医辨证论治收集证据通过四诊法全面收集临床资料。分析证据归纳分析症状和体征。辨别证候确定病变的性质、部位和程度。确定治法根据证候选择治疗原则。施行治疗选用相应药物、穴位或其他疗法。

八纲辨证阴阳最基本的辨证方法。阴证多寒、虚,阳证多热、实。阴虚可见盗汗、五心烦热。表里病变部位的深浅。表证多恶寒发热、头痛;里证多腹痛、便秘。寒热病性质的辨别。寒证畏冷喜暖;热证发热口渴、面红。虚实正邪力量对比。虚证为正气不足;实证为邪气盛实。

脏腑辨证五脏主要症状对应情志心心悸、失眠、舌质异常喜肝胁痛、眩晕、情志异常怒脾消化不良、四肢乏力思肺咳嗽、气短、声音异常悲肾腰膝酸软、耳鸣、发育异常恐

气血津液辨证4气的证型气虚、气滞、气陷、气逆4血的证型血虚、血瘀、血热、失血3津液证型津亏、痰湿、水肿

经络辨证1十二正经连接脏腑和体表2奇经八脉调节十二正经气血3经络病候循经出现的症状

六经辨证太阳病恶寒发热、头项强痛1阳明病高热口渴、腹满便秘2少阳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3太阴病腹痛腹泻、四肢不温4少阴病脉微细、畏寒蜷卧5厥阴病烦躁、干呕、囊缩6

卫气营血辨证卫分证病邪侵袭最表层。发热恶寒、无汗或有汗、脉浮等。气分证邪热深入气分。高热、口渴、汗出、脉数等。营分证热入营分,伤及阴血。高热夜甚、神昏谵语、斑疹隐隐。血分证热毒深入血分。高热神昏、斑疹紫黑、吐血、便血。

中医治疗原则1治病求本不仅治疗表面症状,更重视寻找病因。发现疾病根源,才能彻底治愈。2扶正祛邪增强人体正气,同时清除致病因素。正气足,邪不可干。3因人制宜考虑个体差异,量身定制治疗方案。不同体质、年龄需不同治法。4调整阴阳恢复阴阳平衡状态。或补阴,或助阳,使机体回归和谐。

中药治疗单味药单一药材使用。如黄连清热,人参补气,当归补血。药性单一,作用明确。复方多种药材组合。君臣佐使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增效减毒。使用形式汤剂、丸剂、散剂、膏剂等多种形式。汤剂见效快,丸剂服用方便。

方剂学基础1方剂效用药物组合产生协同作用2七情配伍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3君臣佐使主药、辅助药、调和药、引导药4配伍原则药性互补,增效减毒

常用中药方剂举例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治疗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用于感冒、肝胆疾病。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用于肾阴虚证。适用于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半夏泻心汤和胃降逆,用于心下痞满,嘈杂吞酸。治疗胃炎、消化不良。

针灸治疗1经络理论通过经络系统调节气血运行。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纵横交错,连接全身。2穴位特性穴位为经气汇聚处,各有特定功效。有局部作用,也有远隔作用。3针刺手法提插、捻转等多种手法。轻刺激补法,重刺激泻法。4得气现象患者感酸麻胀痛,医者感针下沉紧。得气是针灸治疗关键。

常用针灸治疗方案疾病主要穴位治疗原则头痛百会、太阳、风池疏风止痛腰痛肾俞、委中、环跳强腰舒筋失眠神门、三阴交、安眠宁心安神胃痛中脘、足三里、内关和胃止痛中风百会、曲池、足三里醒脑开窍

推拿按摩疗法推法以掌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