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生理学》复习题血液答案.pdf

发布:2025-04-04约1.85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生理学》复习题

第三章血液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占全血的容积百分比。

2.血沉:第一小时末红细胞沉降的距离表示红细胞沉降的速度。

3.悬浮稳定性:生理状态下,红细胞能相当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而不易下沉的特性。

4.生理性止血:小血管损伤后血液从血管内流出,数分钟后出血自行停止的现象。

5.血液凝固:血液由流动状态变为不流动的胶冻状态的过程。

6.凝血因子:血浆和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

7.纤溶:纤维蛋白在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下降解液化的过程。

8.血型:血细胞膜上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二、填空与判断

1.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白蛋白、胶体渗透压

2.7.35-7.45、NaHCO/HCO

323

3.可塑变形性、悬浮稳定性、渗透脆性

4.Fe4.Fe、蛋白质、叶酸、VB

1212

5.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肾脏

6.黏附、释放、聚集、收缩、吸附

7.Ⅷ、Ⅸ、Ⅺ

8.抗凝血酶Ⅲ、蛋白质C系统、肝素、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9.受损伤的血管收缩、血细胞血栓形成、止血栓形成(血液凝固)

10.内源性、外源性、Ⅻ、Ⅲ

11.颗粒数目颗粒数目

12.纤溶酶原、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抑制物

13.7-8%、循环血量、储存血量

判断题答案:1.×2.×3.3.×4.√5.√6.√7.√8.×9.×10.√

选择题答案:

1-5CCAAA6-10ABCBC11-15ADEAA16-20BBDDC21D21D

简答题(略)

《生理学》复习题

第三章血液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占全血的容积百分比。

2.血沉:第一小时末红细胞沉降的距离表示红细胞沉降的速度。

3.悬浮稳定性:生理状态下,红细胞能相当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而不易下沉的特性。

4.生理性止血:小血管损伤后血液从血管内流出,数分钟后出血自行停止的现象。

5.血液凝固:血液由流动状态变为不流动的胶冻状态的过程。

6.凝血因子:血浆和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

7.纤溶:纤维蛋白在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下降解液化的过程。

8.血型:血细胞膜上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二、填空与判断

1.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白蛋白、胶体渗透压

2.7.35-7.45、NaHCO/HCO

323

3.可塑变形性、悬浮稳定性、渗透脆性

4.Fe4.Fe、蛋白质、叶酸、VB

1212

5.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肾脏

6.黏附、释放、聚集、收缩、吸附

7.Ⅷ、Ⅸ、Ⅺ

8.抗凝血酶Ⅲ、蛋白质C系统、肝素、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9.受损伤的血管收缩、血细胞血栓形成、止血栓形成(血液凝固)

10.内源性、外源性、Ⅻ、Ⅲ

11.颗粒数目颗粒数目

12.纤溶酶原、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抑制物

13.7-8%、循环血量、储存血量

判断题答案:1.×2.×3.3.×4.√5.√6.√7.√8.×9.×10.√

选择题答案:

1-5CCAAA6-10ABCBC11-15ADEAA16-20BBDDC21D21D

简答题(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