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习作例文》优质教案.docx

发布:2024-07-20约2.66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2/NUMPAGES2

课题

习作例文

主备教师

【课前解析】

关注目的:

本单元安排了《我家的杏熟了》《小木船》两篇习作例文。例文叙事清楚,内容贴近儿童生活,语言浅显,旨在为学生提供可借鉴的范例,了解作者是如何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学习作者有详有略地把一件事情写清楚、写具体的方法。

关注内容:

《我家的杏熟了》是一篇充满乡土气息的散文。作者回忆了小时候家里杏儿成熟时自己数杏和奶奶给小伙伴分杏的事,表现了奶奶淳朴、善良的品格。《小木船》讲的是“我”和好朋友陈明之间发生的一件与“小木船”密切相关的事情,说明了同学之间不应当为小事斤斤计较,相互谅解才能增进友谊。

关注旁批:

《我家的杏熟了》一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奶奶给小伙伴分杏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得十分清楚。课文的旁批提示学生,写事件时,要作必要的铺垫,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还要把一些重要内容写清楚。

《小木船》一文重点写了“我”和陈明友谊破裂的过程,以及“我”和陈明和好的过程。而对持续了很长时间的矛盾,只用“转眼几个月过去了”一句话进行交代。课文的旁批主要提示学生要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关注课后题:

《我家的杏熟了》的课后题引导学生通过梳理,理解作者是怎样把奶奶“分杏”这件事写清楚的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怎样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一件事。《小木船》一文的课后题则引导学生发现不重要的内容可以简要交代。

【教学目标】

进一步体会按一定顺序写事,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教学重点】

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一件事写清楚。

【教学难点】

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一件事写清楚。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习作例文》优质教案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打开思路

1.教师导入:生活是个万花筒,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有的是我们亲身经历的,比如做值日、过生日收到礼物;有的是我们看到的,比如一场与众不同的接力赛;还有的是我们听说的,比如邻居奶奶学会用微信了。想一想:哪些事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请在学习单上列出来。

出示学习单。

2.大家打开书,看看书上都写了哪些有趣的事情。你还能想起其它印象更深刻的事吗?请补充在学习单上。

3.交流引导:引导同学交流,既可以写高兴的事,也可以写烦恼的事;可以写学校的事,也可以写家里的事;可以写自己的事,也可以写别人的事……(板书:选材)

4.刚才大家聊了好多事情,生活中有许多可以写的事情。哪一件事你印象最深、难以忘记?请在学习单上选出你想写的那件事,在旁边做上记号。

二、梳理清楚事情的顺序

1.教师引导: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事,把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写清楚,这一点非常重要。回忆本单元学过的两篇精读课文,它们是按什么顺序来写呢?(板书:写作顺序)

预设1:《麻雀》一课,是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写的。

预设2:《爬天都峰》是按照“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的顺序来写的,写了从“不敢爬”到“奋力爬”并最终“爬上峰顶”的过程。

2.小组交流:你想写什么事?你准备先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组内同学相互议一议,看看事情的顺序是否清楚。

3.示例讨论,明确如何把事情写清楚

示例1:“爷爷戒烟了”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角度展开交流:

爷爷为什么要戒烟呢?是不想抽?还是不敢抽?

爷爷是怎么戒烟的呢?他说戒烟就戒了吗,还是有一个艰难的过程?

从哪些现象感受到爷爷戒烟成功?

可以按照“决心戒烟—艰难戒烟—戒烟后的变化”的顺序写“爷爷戒烟”。

示例2:“她收到了礼物”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角度展开交流:

谁、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收到了什么样的礼物?

礼物是谁送的?为什么要送她礼物?

这份礼物给她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可以按照“收到礼物—礼物来历—带来改变”的顺序写“她收到了礼物”。

4.填写学习单,明确自己的习作顺序。

我印象深的事

先写

然后写

最后写

三、体会怎么把重点部分写清楚

1.教师提问:我们不仅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事,还要把事情发展过程的重要内容写清楚。本单元的《麻雀》《爬天都峰》是怎么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写清楚的?

全班交流。

预设1:作者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了一场生死危机中小麻雀的无助、老麻雀的无畏、猎狗的退缩。

预设2:作者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从“不敢爬”到“爬上顶峰”的过程写清楚了。

2.在“初试身手”中,你们是不是进一步学习了把内容写清楚的方法?用上表示动作的词语,把做事的过程写清楚。

3.引导交流:一件事不同人来写,重点可能是不同的。对于下面的事情,你准备重点写哪一部分呢?

示例:《我敢做_______了》

预设1:我想突出当时遇到的困难。把苦难写得细致一些,突出苦难大得让人害怕,表现最后克服苦难的不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