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你是人间的的四月天.docx

发布:2023-11-06约2.9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教材来源: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内容来源: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主 题: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课 时:1课时 授课对象:九年级学生 设 计 者:张艳芳/郑州龙门实验学校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语言,体会作者极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极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2011年版课标第22页)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语气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2011年版课标第29页) “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2011年版课标第29页) 2.教材分析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文被安排在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这是一个诗歌活动单元。以赏析、朗诵和创作为主要任务。《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用多个意象,展示“四月天”的种种美好,借此赞美“你”带来的爱、温暖和希望。 3.学情分析 九十班学生非常喜欢这首诗歌,预习时候都情不自禁地美美地朗读起来。基于学情,我会学习深入研读诗歌,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诵读训练,提升学生欣赏诗歌语言的能力,同时欣赏诗歌的意境。 目标 1.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2.品读意象,欣赏诗歌的画面美。 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让学生朗读诗歌,通过指导朗读,学习诗歌的朗诵技巧,根据自己的朗读体验,结合诗句谈一谈诗歌音乐美。。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品读诗歌,圈划出诗歌中五个小节的各个意象,利用联想和想像,在脑海中形成五幅画面,选一幅最喜欢的画面,谈一谈这幅画面所呈现的意境美。 最后,设计作业:①跟唱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中李宇春改编的歌曲《你是人间的四月天》。②网上查询林徽因的诗歌,选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歌,配乐朗诵,然后就诗歌的情感、意象以及音乐美、绘画美等特点写200字以上的赏析札记。 教学过程 环节一:作家导入 激发兴趣 在民国时期,有一位闪亮耀眼的女子,她冰雪聪明、多情而不失理智。她专于建筑、是共和国国徽的主要设计者;她长于诗歌,留下缠绵婉转的诗歌、还创作了不少的小说和戏剧;她的审美、性格、才情被同时代的文艺圈名流啧啧称赞,她被誉为民国才艺最全面的女子。她就是林徽因。今天,我们学习林徽因女士的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环节二:出示学习目标 ①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②品读意象,欣赏诗歌的画面美。 环节三:感受诗歌音乐美 1.初识诗歌定基调 这首诗歌给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呢?你能不能用一两个词来表达? 预设:温暖、美好、轻灵、梦境、春天、宁静、纯美、生命、温润、温馨、希望、光明、温柔、浪漫、纯美、柔美、清新、优美、希望、高雅、娴静、纯洁、柔美、典雅、柔情、甜蜜、快乐、至美、至纯、梦幻、恬静、飘逸、清丽、深情…… 2.巧借背景探诗源 (过渡)这样纯美的一首诗歌,成为林徽因诗歌创作的最高峰。在她葬礼上,她的好朋友金岳霖先生送上的挽联是“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既是对这首诗歌、也是对林徽因的无限赞美。 那“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你”又是谁?是林徽因写给谁的呢? 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在《疏忽人间四月天——回忆我的母亲林徽因》中写道:“父亲(梁思成,著名建筑学家)曾告诉我,《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看来这是年轻明媚的林徽因写给挚爱的儿子的一首诗歌。这首诗歌表达的应该是对孩子的赞美与爱。 小结: 感情基调:舒缓的、柔美的、充满喜悦的。 3.朗读诗歌赏乐感 学生自由读。带着舒缓、柔美、充满喜悦的情感朗读这首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停连。 找学生朗读。师生共评。 引导:诗歌转行独具特色,试分析原因。 ①妍、鲜、燕这些字都可以作为韵脚押韵,从诗歌形式上看整齐押韵。②整齐中富有变化,抑扬顿挫,舒缓自然。③与春天生命的律动以及诗人在春意中情感变化形成映衬。 如: 断续的曲子,最美或最温柔的 夜,带着一天的星。 记忆的梗上,谁不有 两三朵娉婷,披着情绪的花 无名地展开 野荷的香馥, 每一瓣静处的月明。 ——(节选)林徽因《记忆》 4.小结这首诗歌音乐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押韵。全诗一韵到底,押an韵。读起来就有音韵美。 ②三行一节,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整齐中还富有变化,抑扬顿挫。③诗歌首句与最后一句互相照应,使得诗歌圆润流转,产生回环往复的音乐美。 环节四:感受诗歌画面美 1.再品读诗歌,圈划出诗歌中五个小节的各个意象,利用联想和想像,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