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球变向突破射门及体能练习.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运球变向突破射门及体能练习》
教学设计
南阳市实验中学
张琳
《运球变向突破射门及体能练习》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依据《课程标准》理念和“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本次课以《体育与健康》教材为依托,以足球拨球变向技能教学为主线,采用教师主导,帮助学生明确变向和加速是摆脱防守人的有效方式,通过学生自主模仿、合作、探究学练的方式,设计原地变向突破——运球变向突破——结合射门技术——增加防守——实际运用的循序渐进的程序,帮助学生有效掌握结构化技能,提高学生运球-突破-射门的综合技术运用能力,同时有效发展学生体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建立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的热爱,增强团结合作与竞争意识,获得成功体验。
二、教材分析
运球变向突破射门技术是在具备运控球技术和射门技术的基础上,利用运球速度、方向或动作的变化,获得时间和空间位置上的优势,从而形成射门得分的一种技术手段。运球变向突破射门可分为三个阶段:拨球变向阶段、加速超越阶段、快速跟进射门阶段。
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变向加速摆脱后射门,通过右脚外侧或左脚内侧向右前方拨球改变运球方向摆脱对手创造空间完成射门得分的方法。摆脱防守人需要运球人突然改变运球方向,在创造出空间的一瞬间快速跟上,选择支撑脚的合理位置完成射门动作。本节课的内容实质是将两个技术相结合,所以重点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完成变向加速和快速跟进射门技术的连贯衔接。
三、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初二年级一个完整的行政班,男女生各半。初二年级的大部分男生对足球运动有着很浓的兴趣,通过之前的足球技术学习,具备了一定的足球技术基础,而且面对有防守的运球射门技术比较兴奋好奇,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欲望。女生心理具备一定的自制力,逐渐表现出成熟状态,大部分学生能够发挥团体的合作精神;但考虑本次授课班级学生的整体足球技术水平不高,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层层递进、由易到难的方法,将教学重点先放在变向突破技术的练习上,在学生能够熟练完成突破技术的基础上,将射门技术组合进去,作为提高内容增加提高教学内容难度。同时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四、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教师示范及讲解,知道快速摆脱防守的技术动作方法,明确运球变向加速可以为射门创造更大的空间,提高射门得分的概率。
2.通过学练,所有学生都能做出拨球变向突破射门组合动作,60%以上的学生能准确把握时机,组合技术的衔接自然,35%以上的学生运球变相及突破后的加速迅速完成射门,并能操作良好的射门空间,成功率高。练习中发展爆发力,增强核心力量。
3.在自主、合作学练中,能勇于尝试,敢于挑战自我的精神,积极思考。同时在团队活动中乐于合作,善于合作。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拨球变向加速摆脱防守
难点:运球变向突破后快速衔接射门动作
六、教法与学法策略
教学策略:讲解示范法、循序渐进法、分组教学法
学法策略:模仿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七、教学过程
1.课的导入:教师用实例说明个人突破技术在场上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准备部分:自由运球与球性练习,达到热身与熟悉球性的目的,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做铺垫。
3.基本部分:
(1)学习拨球变向突破技术。
(2)学习变向突破后射门技术。
(3)运球外拨加速摆脱接射门练习。
(4)有防守人干扰练习。
(5)小场地比赛。
(6)素质练习:腰腹力量练习。
4.结束部分:放松总结。
八、教学特色
1.情境创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小体操垫数量和位置摆放的变化,为学生在练习中创设不同的情景。
2.层次分明。运球过人射门技术时一项较为复杂的足球技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通过技术分解,层层递进的形式,更好的帮助学生完成技术。
3.一物多用。本节课教师运用小体操作为辅助教学器材贯穿于整节课中,充分的利用了小体操垫灵活多变的特点,将小体操垫合理的运用在学生练习的各个环节中,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在丰富练习手段的同时,提高了练习的效率。
九、场地器材
彩色标志盘若干 小体操垫 足球 足球门
十、运动负荷
平均心率:±140次/分钟 练习密度:±50%
十一、安全策略
1.课前检查学生着装,充分做好热身活动。
2.练习时要求明确,教师授课时选择合理的观察位置,确保学生在教师视线之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