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做手工(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docx
口语交际:做手工(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口语交际:做手工
2.教学年级和班级:二年级
3.授课时间:2024年10月15日(星期一)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其能够清晰、流畅地描述手工制作过程。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提升手工制作技巧。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欣赏和创造美。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活动学会与他人协作完成手工制作。
5.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了解传统手工技艺,传承民族文化。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清晰、连贯地描述手工制作过程,这是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关键。
2.重点在于学生能够掌握手工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这是提升动手实践能力的基础。
难点:
1.难点在于学生可能对某些手工制作步骤理解不透彻,导致制作过程中出现错误。
2.难点在于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可能存在沟通不畅,影响手工制作的质量。
解决办法:
1.通过示范讲解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手工制作步骤,确保制作过程正确无误。
2.设计小组合作任务,鼓励学生积极沟通,通过讨论和互助解决问题,提高手工制作质量。
3.对于理解困难的学生,提供个别辅导,确保他们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4.利用多媒体资源,如视频教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手工制作过程。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示范讲解手工制作步骤,使学生初步了解制作过程。
2.讨论法:在小组活动中,引导学生讨论制作过程中的难点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提高实践能力。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演示:利用PPT展示手工制作图片和视频,直观展示制作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教学软件辅助:运用教学软件模拟手工制作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复杂步骤。
3.手工制作材料:提供丰富的手工制作材料,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创作的乐趣。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入课题:“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做过手工?比如折纸、编织等,你们在做手工的时候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
2.学生分享自己的手工制作经历,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手工制作过程中的技巧和乐趣。
二、新课导入
1.教师展示各种手工制作的成品,如折纸、编织、剪纸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手工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三、新课学习
1.教师讲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步骤,如准备材料、设计图案、制作过程等。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如折纸的折叠方法、编织的打结技巧等。
3.教师示范手工制作过程,学生认真观察,注意细节。
四、实践操作
1.学生分组进行手工制作实践,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相互交流、协作,共同完成作品。
3.教师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出独特的手工制品。
五、展示评价
1.学生展示自己的手工制作成果,其他同学和教师给予评价。
2.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强调手工制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3.学生总结自己在手工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六、课堂小结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手工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学生分享自己在手工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教师强调手工制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动手实践。
七、课后作业
1.学生课后回家尝试制作一种新的手工制品,如折纸、编织等。
2.学生将制作过程拍照或绘画记录下来,与家长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
3.学生在下节课分享自己的手工制作经验,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八、教学反思
1.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教师针对学生的反馈意见,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3.教师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设计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六、知识点梳理
1.手工制作的基本步骤:
-准备材料:了解并准备手工制作所需的材料,如纸张、线、剪刀等。
-设计图案:根据制作对象,设计相应的图案,可以是简单的几何图形,也可以是复杂的图案。
-制作过程:按照设计好的图案,通过折叠、粘贴、缝合等方法进行手工制作。
2.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
-折叠技巧:学习正确的折叠方法,包括折角、折边、折线等,以确保折痕整齐。
-粘贴技巧:掌握粘贴材料的方法,如使用胶水、胶带等,确保粘贴牢固。
-缝合技巧:学习基本的缝合方法,如平针缝合、包缝等,用于连接不同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