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年甲型H1N1流感病例标本的采集、保藏、和运输.pptx

发布:2025-04-09约1.03万字共3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5年甲型H1N1流感病例标本的采集、

保藏、和运输

汇报人:XXX

2025-X-X

目录

1.标本采集

2.标本保存

3.标本运输

4.标本处理

5.标本检测

6.数据管理

7.质量控制

01

标本采集

标本采集原则

1.采集时机

标本采集应在疑似病例出现症状后的48小时内进行,以获取最佳

检测效果。采集时间过晚可能导致病毒数量减少,影响检测结果。

2.采集部位

根据病毒潜伏部位,采集鼻咽拭子、咽拭子、痰液或下呼吸道分

泌物等样本。采集鼻咽拭子时,应深入鼻咽部采集,确保样本充

分接触病毒。

3.采集方法

采集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避免交叉污染。使用

一次性无菌采集器具,确保采集样本的纯净度。采集后应立即将

样本置于含有保存液的试管中,以减少病毒降解。

采样时机和对象

1.采样时机

疑似病例出现症状后48小时内采集,以获取最佳病毒载量。对于

重症患者,应尽可能在发病初期采集样本,以便及时进行病原学

诊断。

2.采样对象

主要针对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等

症状者。对于密切接触者,也应进行采样以排除病毒传播风险。

3.采样频率

对于持续发热或症状加重者,建议每3-5天采集一次样本,连续

采集3-5次,以便观察病毒载量变化和治疗效果。

标本采集方法

1.鼻咽拭子采集2.咽拭子采集3.痰液采集

使用无菌长棉签伸入鼻咽部,旋将无菌长棉签伸入咽部两侧壁,指导患者深呼吸后用力咳嗽,用

转一周后取出,确保棉签头部充轻轻擦拭约3-5次,确保棉签头部无菌容器收集第一口痰液,避免

分沾染分泌物。采集过程需轻柔,收集到咽部分泌物。注意避免触混杂口腔分泌物。采集量至少1毫

避免损伤鼻腔。及舌部,以免污染。升,以确保检测灵敏度。

02

标本保存

保存环境

1.温度控制

标本保存温度应控制在2-8℃,使用便携式冷藏箱或冰袋保持低温。避

免剧烈温差变化,以防样本冻融。

2.防污染措施

保存环境需保持清洁,避免与污染物接触。使用密封容器存储标本,

防止微生物污染和样本挥发。

3.保存期限

一般而言,标本在适宜的保存条件下可保存7天,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

14天。确保在有效期内进行检测分析。

保存容器

1.容器选择

应选用无污染、无毒性的一次性无菌容器,如无菌塑料管或无菌

试管。容器应具有密封性,防止样本挥发和污染。

2.内含物质

容器内应加入适量无菌保存液,如病毒运输培养基或生理盐水,

以维持样本的稳定性和活性。保存液浓度应符合实验室规定。

3.标签标注

容器外需贴上明确标签,包括样本类型、采集日期、采集者等信

息。标签清晰,防止误用或混淆。

保存期限

1.标本有效期2.检测时效性

甲型H1N1流感病毒标本在适宜条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