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话题-2022年中考作文热点新闻素材.docx
“修身”话题
题目猜想
古人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修身”的意思是修养好自身的品德。古人很重视“修身”的功夫,认为这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础。现代作家冰心也说:“修养的花儿在寂静中开过去了,成功的果子便要在光明里结实。
请以“修身”为话题,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不要忘了拟一个题目;③不少于600字。
题目分析
本题考查话题作文。审题:关键词“修身”指涵养德行,修持身性,即修养身心。修养的具体行为表现为日常生活中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
修身就是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纯洁,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更加完美的境界。修身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并不是看了些圣贤书就成为甚至超越圣人。
写作时立意上,可以谈修身的重要性,可以谈修身的方法、修身的持久性等。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是议论文。选材:如果写成记叙文,可以将修身的故事,并以此为题目。
注意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起因、过程、和结果。注意对修身过程的详细描写,要运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写出自己的感受。如果写成议论文,应明确中心论点,以此为题,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然后按照议论文的的结构组织文章,注意选取名人名言、典型事例,从道理和事实两方面进行论证。
学生习作
静以修身
喜欢徜徉在那一鞭夕阳的斜照里,欣赏着那日薄西山的壮美和凄丽;喜欢漫步在小河边,看着如镜的水面忽地因风而生起可波光潋滟;喜欢一个人静坐在桌边,慢慢地品赏那一缕茶叶的清香。真的好喜欢那片刻的安逸。
要知道,现在生活的节奏日益加快,我们有时忙得不可开交,甚至焦头烂额,能偷到那片刻的安闲是多么不容易啊!能享受到那片刻的闲适是多么愉悦啊!
这还是许多人的理想呢。身体和精神的超负荷运转让我们有了对安逸需要,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都需要淋浴在闲适的春风里,呼吸到新鲜的空气,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更加振奋地迎接生活和工作。这才是劳逸结合。
安静平和的心态对人的身体和精神都有好处。诸葛亮的“静以修身”告诉我们保持淡泊安静的心态的重要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的安恬,在这样的环境里,他悟出了人生的真谛,参透了人生百态,而归去来兮。“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勾勒出了王国维的闲适,使他对自己所见所闻的东西皆产生了留恋,他愉快之至,不忍离去。梅妻鹤子的林逋,极尽安闲之际留下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千古名句。
安静是一种心境,是一种淡泊,是一种悠然,是一种洒脱,可以陶冶情操,可以怡人心情,可以开阔胸襟,可以修炼风度,可以培养气质。
但安静的心境需要思想的超脱。只有经历过沧桑之后,把许多事情开始推远了,看轻了,看淡了,进入一种散淡如菊、我心悠然的淡泊之后,才能真正地用审美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一切,达到了“闲看庭前花开花落,静观天外云卷云舒”的境界。
对于年轻冲动的我们,安静是弥足珍贵的。少几分冲动,多几分沉稳;少几分毛躁,多几分谨慎,对我们的成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有才诚可贵,修身价更高
古有曹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降人才”,今有修身养性,俭以养德。在祝融探火、嫦娥揽月、九章问世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似乎才能决定了一切。但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放到了首位。而我心中的答案是:有才诚可贵,修身价更高。
不可否认,才华出众,能助力个人展现魅力,实现人生价值。但光有才华,缺乏修养,有德无才,非但不能成就个人事业,反而会对社会贻害无穷。
有才之人在历史长河里奔腾不息,而有德之人却用一片丹心染透历史的丰碑。一国宰相文天祥,用满腔爱国之心成就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佳话。他的德行、精神都深深烙印在人们精神血肉中。同样身为一国宰相的秦桧,为了一己之私利,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了铁骨铮铮的岳飞等爱国将士。他们皆有宰相之才,皆处于家将破国将亡之际。他们的不同选择彰显出修养之高低:修身之人被人铭记和尊敬,无德之人只会招来一片唾弃,“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当代青年修身应修“爱人”之德。爱人是帆,爱己是船,只有彼此推动和支撑,才能驶向远方。鲁迅也曾言,“无尽的远方和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有些人只扫各自门前雪,只管自己“一亩三分地”,但总有一些人,用他们的热血和坚守,展现出高度的“爱人”之德,不断发光发热。带领村民死磕绝壁,30多年凿“天渠”的“当代愚公”黄大发,为家乡坚持种树,造福国家的杨善洲,一心为人民脱贫却又深藏功与名的张富清,还有为了让女孩子能免费上高中,到处筹款的张桂梅……他们将无私大爱化为沁人的涓涓细流,他们用行动证明“有才诚可贵,修身价更高”的道理。
“一朵浪花,只有汇入激流,奔向大海,才会获得恒久的生命力”,新时代青年应做一朵奔向大海的浪花,心中有“大我”,至诚报国。以“宁静以致远,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