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层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指南(2024版)解读课件.pptx
国家基层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指南(2024版)解读202X汇报人:XXX汇报时间:202X
目录contents指南制定背景与意义01糖尿病神经病变概述02糖尿病神经病变分型及临床表现03糖尿病神经病变筛查与诊断04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防治05患者随访与转诊06
指南制定背景与意义01202X
我国18岁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1.2%,且呈持续上升趋势。
糖尿病神经病变作为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给患者带来诸多痛苦,也加重了医疗负担。糖尿病患病率上升02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足溃疡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跌倒及骨折的重要原因之一。
早期发现和综合管理糖尿病神经病变可以延缓疾病进展,降低疾病负担。并发症危害严重01糖尿病神经病变现状
促进同质化管理根据我国基层糖尿病防治实际情况制定,有助于提高基层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全程健康管理能力。
逐步实现基层糖尿病神经病变防治管理的规范化与同质化。规范基层管理指南旨在指导基层医师对糖尿病神经病变进行规范化的综合管理,实现早期预防和控制。
帮助基层医务人员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全面的防治管理服务。0102指南制定目的
糖尿病神经病变概述02202X
常见类型与发病率常见类型为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和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
DSPN是最常见类型,约占糖尿病神经病变的75%,约5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会发生DSPN。多样化临床综合征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由不同病理生理机制所致,具有多样化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是1型和2型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疾病定义与特点
主要与高血糖导致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相关,如脂代谢紊乱、胰岛素信号通路异常等。
高血糖可导致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发生不可逆性损伤。高血糖相关损伤除高血糖外,还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如遗传因素、氧化应激、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最终促使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多因素共同作用发病机制
糖尿病神经病变分型及临床表现03202X
一般表现为对称性多发性感觉神经病变,最开始影响下肢远端,逐渐向近端发展,形成“袜套样”和“手套样”感觉。
常见症状包括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其中痛性DSPN表现为灼痛、电击样痛和锐痛。包括心脏自主神经病变、胃肠道自主神经病变、泌尿生殖系统自主神经病变等。
临床表现多样,如静息状态下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胃轻瘫、性功能障碍、膀胱功能障碍等。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自主神经病变弥漫性神经病变
特点与鉴别通常为急性发作,且多数情况下会在几个月内自行缓解。
需与多发性神经病变相鉴别,避免误诊。常见受累神经糖尿病单神经病变常累及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和腓总神经。
颅神经病变较少见,但一旦累及,可表现为上睑下垂、面瘫、面部疼痛、眼球固定等。0102单神经病变
0201糖尿病性肌萎缩症主要累及腰骶神经丛,多发生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
患者表现为大腿单侧剧烈疼痛、体重减轻,随后出现运动无力、肌萎缩。疾病特点该疾病通常是自限性的,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
需关注其症状和体征,以便及时诊断和干预。神经根或神经丛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筛查与诊断04202X
筛查对象T2DM患者在确诊时、T1DM患者在确诊后5年均应接受DSPN筛查。
有DSPN症状的糖尿病前期患者也应纳入筛查范围。筛查频率筛查对象此后至少每年接受一次筛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
定期筛查有助于及时干预,延缓疾病进展。筛查对象与时机
在临床工作中联合应用踝反射、振动觉、压力觉、温度觉及针刺痛觉5项检查来筛查DSPN。
两种或以上检查相结合,可提高检测DSPN的敏感性和特异性。5项筛查内容128Hz音叉试验检查振动觉、10g尼龙单丝试验检查压力觉和踝反射可用于评估大纤维神经功能。
温度觉或针刺痛觉可用于评估小纤维神经功能,10g尼龙单丝试验还可用于明确足溃疡和截肢的风险。特殊检查方法筛查方法
具有明确的糖尿病病史,在确诊糖尿病时或确诊之后出现神经病变。
出现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5项检查任一项异常;若无临床症状,则5项检查任意2项异常也可诊断。确诊:有DSPN的症状或体征,同时神经传导测定或小纤维神经功能检查异常。
临床诊断:有DSPN的症状和1项以上阳性体征,或无症状但有2项以上阳性体征。主要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诊断有疑问时,可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等。
诊断流程有助于明确诊断,避免误诊和漏诊。DSPN诊断标准诊断分层诊断流程诊断标准与流程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防治05202X
强化血糖控制可以显著降低T1DM患者神经病变的发生,对T2DM患者也有一定的延缓作用。
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要平衡血糖控制的益处与所致的不良风险,寻求最佳的血糖控制水平。血糖控制研究表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与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有关,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降低发生风险。
在糖尿病前期、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