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ppt

发布:2023-06-17约小于1千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四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1 掌握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结果、意义 2 识记丝绸之路的路线和意义 3 理解张骞出使西域对民族交往和 丝绸之路开通的重要作用 学习目标导航 一 张骞通西域 1 西域 汉代人把今天的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的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 阳关遗址 玉门关遗址 一 张骞通西域 西汉初的西域,小国林立,收到匈奴的控制和奴役,大月氏被匈奴一步步向西驱赶。 2 背景 匈奴从西域不断向中原发动进攻,使汉王朝十分被动。 第一次 第二次 时间 目的 作用 公元前138年 联络大月氏, 夹击匈奴 熟悉了西域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及想和汉朝往来愿望 公元前119年 访问西域各国, 建立友好关系 互派使节, 交往日趋频繁 3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二 丝绸之路 1 陆上丝绸之路 长安 河西走廊、 今新疆地区 西亚 欧洲 河西走廊 西亚 往欧洲 今新疆地区 1 陆上丝绸之路 二 丝绸之路 背景 张骞开辟通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 运输的主要物品 丝绸 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 路线 良种马 石榴 葡萄 核桃 苜蓿 丝绸 铁器 传入中原 传入西域 1 陆上丝绸之路 二 丝绸之路 功能 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核桃、葡萄等植物传到中国 地位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沟通了贸易与文化交流, 促进了文化经济的发展。 意义 玻璃谷纹璧 胡萝卜 大 蒜 佛 教 毛织物 中国 中亚 罗马 印度 2 海上丝绸之路 二 丝绸之路 广东沿海港口 马来半岛 孟加拉湾沿岸 印度半岛南端 海上丝绸之路路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