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名师教案1-《自然界的水循环》.doc

发布:2024-10-27约3.18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5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3章

第1节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

【教材分析】

《自然界的水循环》作为高中地理教材必修1第3章《地球上的水》的开篇内容,涉及内容既是水资源基础知识,激发学生求知欲,又为后面章节的学习作铺垫。本节课由“相互联系的水体”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两部分内容组成。“相互联系的水体”部分内容主要是对水圈的构成、自然界的各种水体之间的关系作了简要的介绍,为学习水循环的学习作基础知识方面的铺垫。“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紧紧围绕“水循环示意图”以海陆间循环为主介绍了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分析了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水的三态变化,说出水圈的构成。

2、学会绘制“水循环示意图”。

3、掌握水循环的过程、环节、类型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结合“水循环示意图”、分析其过程,学会分析相关地理事物的方法。

2、通过小组讨论黄河断流问题,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2、培养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转化。

【教学重点】

水循环的过程及主要环节

【教学难点】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教学方法】

地图法、案例分析法、探究教学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提问:在地球上最活跃的要素是什么呢?什么东西可以渗透在其他的要素里?是动物、植物、岩石或者是?

答案:水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圈

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因而成为了地球上最活跃的要素,它们形成各种水体,构成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水圈。

读图3.1“水圈的构成”,了解水体的构成:

2、水体的类型

“对照图,我们看到不同的水体分成了不同的板块,并且他们所占的水体总量是不一样的。

抢答1:其中分布最小是哪种水体?数量最多的又是哪种水体?

固态:分布最小;液态:数量最多;气态:分布最广但数量最少

抢答2:这些水体从空间分布看分为哪几类?

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见图,其中海洋水占全球水量的96.53%为水圈的主体水,但这么多的水很少能被利用,人类生产生活所需的水均来自陆地上的淡水,这些为陆地水。

抢答3:陆地上淡水的主体?

陆地上淡水可分为河流水、湖泊水、冰川水、地下水等,其中冰川水是淡水的主体,占淡水总量的2/3。

但冰川位于高山或是高纬地区被利用的不多,所以目前我们能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它们仅占淡水总量的0.3%,是相当有限的。

[过渡]:阿尔山天池:久旱不涸,久雨不溢。那么湖中的水到哪里去了?又从哪里来呢?

说明陆地水体间存在着相互的联系。我们以河流的补给为例,探究学习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读图3.2请大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所示的陆地水体有哪些类型呢?

(2)图中河流的补给可能涉及哪些水体?

(33)假设河流水位与湖泊水位有差异,分析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

[播放flash]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动画中河流水位和地下水位高低与补给方向的关系。

学生得出结论:假若河流水位与地下水位有差异,则存在两种情况,即当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时,由河水补给地下水;反之,当地下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时,由地下水补给河水。总之有高水位补给低水位。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河流水与湖泊水之间存在补给关系时,结论怎样?

通过展示图片,学生分析得出,湖泊对河流水具有调蓄作用。

抢答4:黄河下游河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

由于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河床抬升,由河水补给地下水。课件展示

[问题过渡]李白的诗词: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否正确?

那么黄河滚滚东流,能复回。说明陆地水体进入海洋,将来还会再回到陆地。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水循环

3.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

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也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

补给类型

补给季节

补给特点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雨水补给

一般以夏秋两季为主

①时间集中

②不连续

③水量变化大

①降水量的多少②降水量的季节分配③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春季

①有时间性②连续性③水量稳定

①气温高低

②积雪多少

③地形状况

东北地区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

主要在夏季

①有时间性②有明显的季节、日变化③水量较稳定

①太阳辐射

②气温变化

③积雪和冰川储量

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湖泊水补给

全年

①较稳定

②对径流有调节作用

①取决于湖泊与河流的相对位置②湖泊水量的大小

普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