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教育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现代化路径探究.pdf
2024年第3期No.3,2024
第40卷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Vol.40
TotalNo.519
(总第519期)JOURNALOFJILINPROVINCIALINSTITUTEOFEDUCATION
数字化教育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现代化路径探究
韩冰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人工智能、大数据、AI等数字技术的衍生创造了科技发展条件,使
数字化发展方向,逐渐成为全球各国针对教育事业做出改革与创新的必由之路。基于科技、社会发
展、人类生活三者紧密融合的现代化大环境,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如何深度融合数
字化工作理念,构建更高效的学生教育管理体系,就成为重中之重。本研究依托数字化教育背景,
摸索高校学生管理现代化发展路径,解读高校治理现代化相关理论,探讨数字化教育背景下现代
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可行性较高的学生管理策略。
关键词:数字化;高校;学生管理;现代化;大数据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4.03.025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24)03—0161—05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进一步加快了信息化时代教育
变革进程,建设数字化、现代化校园管理模式;结合学生管理需求,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学
生管理与服务平台;并且在现代技术的介入下,很好地推动了符合现代社会人才需求的培养模
式的改革进程,有机融合了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显著加快了高校学生教育与管理现代化
发展速度,逐步实现管理精准化和决策科学化的高校育人目标。
一、高校治理现代化理论解读
(一)治理
传统的高校运营模式,更关注管理工作,而此类“管理”的侧重点体现在“管”,话语权也均
集中在学校手中,其以管理方身份,通过下达命令的方式,按照校管理层主观想法去强制控制
学生,要求学生的各项活动都必须参考学校的主观意愿,管控意味十足的现状,导致实际管理
收稿日期:2023-05-06
作者简介:韩冰(1971—),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武圣校区),馆员,本科。
·161·
与公平原则相背离。伴随高校改革发展工作逐步深入,更多高校开始重视“治理”的意义,并强
调多元主体综合治理,鼓励校内多方主体将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以共同参与的方式,
打造良性循环式学校管理策略。治理理念下,校内多方主体利益权利均被照顾到,有效地调和
了存在冲突或是利益分配差异的个人及机构,使多方管理主体能够更加紧密且积极地参与到
学校的治理过程中。
(二)现代化
一个国家治理乃至全社会治理奔赴现代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反映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时
代变迁,社会公众对现代化内涵的解读存有差异,不同角度的转型方向也不同,经济方面倾向
于追求工业化进步,政治方面则主张民主平等,此均为现代化发展的直观体现。将现代化发展
落实到高等教育层面,就需要各大高校就规章制度、治理结构、治理模式做出改革,响应国家推
广治理现代化理念的号召,提升高校生源量、科研发展等竞争力,为优化学生管理工作成效创
造条件。
二、数字化教育背景下现代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内容广泛冗杂、任务繁重等特征,与在校生的学习及生活各个方面
均有关联。
第一,利于全面强化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服务水平。数字化技术支持下,高校可以组建校园
网信息管理系统,将一切与学生管理相关业务做深度整合,以统筹设计方式,打造管理数据融
合与共享管理模式,促进校园学生管理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
第二,利于推动校园信息化及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