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赠与协议范本父母将房产赠与子女版通用.docx

发布:2025-04-08约3.46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XX专业合同封面COUNTRACTCOVER

20XX

专业合同封面

COUNTRACTCOVER

甲方:XXX

乙方:XXX

PERSONAL

RESUME

RESUME

赠与协议范本父母将房产赠与子女版通用2

本合同目录一览

1.赠与人与受赠人

2.赠与财产

3.赠与条件

4.赠与方式

5.赠与登记

6.赠与物的交付

7.赠与物的权利转移

8.赠与人的权利与义务

9.受赠人的权利与义务

10.赠与合同的变更

11.赠与合同的解除

12.争议解决方式

13.法律适用

14.其他约定

第一部分:合同如下:

1.赠与人与受赠人

1.1赠与人:

1.2受赠人:

2.赠与财产

2.1房产:

3.赠与条件

3.1赠与条件:

本赠与协议的生效条件是受赠人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4.赠与方式

4.1赠与方式:

赠与方式为赠与人将房产无偿赠与给受赠人。

5.赠与登记

5.1赠与登记:

赠与人与受赠人应共同到房产登记机构办理赠与登记手续,将房产过户至受赠人名下。

6.赠与物的交付

6.1赠与物的交付:

赠与人在赠与登记完成后,将房产的钥匙和房产证交付给受赠人。

7.赠与物的权利转移

7.1权利转移:

自赠与登记之日起,房产的所有权归受赠人所有,赠与人不再享有该房产的任何权利。

8.赠与人的权利与义务

8.1权利与义务:

赠与人应保证所赠与的房产不存在任何权利瑕疵,包括但不限于房产的产权清晰、无抵押、无债务等。赠与人应在赠与登记前,承担所有与房产相关的税费和费用。

9.受赠人的权利与义务

9.1权利与义务:

受赠人接受赠与的房产后,应妥善保管和使用该房产,并承担房产今后的税费和费用。受赠人不得将房产用于非法用途,不得损害赠与人的合法权益。

10.赠与合同的变更

10.1变更条件:

(1)赠与人和受赠人协商一致;

(2)赠与合同的变更不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

(3)赠与合同的变更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10.2变更程序:

赠与人和受赠人应签订书面变更协议,并到房产登记机构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11.赠与合同的解除

11.1解除条件:

赠与合同的解除条件如下:

(1)赠与人严重违反赠与合同的约定;

(2)受赠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3)赠与合同的解除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11.2解除程序:

赠与人和受赠人应签订书面解除协议,并到房产登记机构办理解除登记手续。

12.争议解决方式

12.1争议解决方式:

本赠与合同发生的争议,当事人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3.法律适用

13.1法律适用:

本赠与合同的签订、效力、解释、履行和争议的解决,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14.其他约定

14.1其他约定:

本赠与合同未尽事宜,赠与人和受赠人可另行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本赠与合同一式两份,赠与人、受赠人各执一份。

第二部分:第三方介入后的修正

15.第三方定义及责任

15.1第三方定义:

第三方是指除赠与人、受赠人之外,参与本合同履行过程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包括但不限于中介机构、评估机构、公证机构、登记机构等。

15.2第三方责任:

第三方应按照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的要求,履行其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职责,保证其提供的服务真实、合法、有效。第三方应对其在履行过程中产生的错误、疏忽或其他违法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5.3第三方责任限额:

第三方对赠与人、受赠人造成的损失,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其赔偿责任限额以其收取的费用为限。若法律法规或行业规范对第三方责任限额有明确规定,从其规定。

16.第三方介入的程序

16.1第三方选择:

赠与人、受赠人应共同选择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机构,确保其具备相应的业务能力和信誉。

16.2第三方介入程序:

第三方介入合同履行过程的,赠与人、受赠人应与第三方签订相应的服务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第三方按照服务协议的约定,协助赠与人、受赠人完成合同的履行。

17.第三方费用及支付

17.1第三方费用:

第三方提供的服务费用,由赠与人、受赠人按照约定承担。

17.2费用支付:

赠与人、受赠人应按照服务协议的约定,向第三方支付费用。支付方式、支付时间等事项,由赠与人、受赠人、第三方协商确定。

18.第三方责任划分

18.1责任划分:

第三方在履行过程中,因故意或过失造成赠与人、受赠人损失的,由第三方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赠与人、受赠人因第三方行为产生的损失,有权向第三方追偿。

18.2责任划分争议解决:

对于第三方责任划分有争议的,赠与人、受赠人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9.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