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ppt
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新生儿
---预防性治疗的条件1、母亲孕期未接受过规范的抗梅毒治疗;2、母亲妊娠期用非青霉素方案治疗;3、母亲分娩前1个月内才进行抗梅毒治疗。4、出生时,梅毒螺旋体试验和非梅毒螺旋体试验均阳性,但后者滴度不高于母亲分娩前滴度的4倍和没有临床表现。--以上任意情况,均需对新生儿进行预防性治疗!治疗方案:苄星青霉素,5万U/㎏,1次肌注(分两侧臀部)第30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的随访与监测新生儿(无论是否预防性治疗)没有条件做暗视野或IgM检查有条件做暗视野或IgM检查↘↙阳性诊断先天梅毒采集静脉血,做非梅毒螺旋体定量试验↙阴性↙↓滴度≥母亲4倍,无论有无症状滴度﹤母亲4倍,有梅毒症状滴度﹤母亲4倍,无梅毒症状阳性↙↓↘↓↘↓1、上报梅毒报告卡2、规范治疗与随访3、提供转介服务↓预防性治疗每3个月复查非梅毒抗体(定量),观察临床症状↓↓---------------阴性↓→--------------------------------任何1次滴度不降反升,结合临床诊断→→6月龄后未转阴,持续低滴度水平↓每3月梅毒抗体检测↓任何1次转阴,停止检测18月龄后仍为阳性→-------------------↗↓18月龄后,梅毒抗体检测↖↓连续2次阴性排除先天梅毒,停止观察↓-------↓↙阴性↓----------------------------------←--------------------↓--------------------------第31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妊娠合并梅毒孕产妇
及所生儿童的随访分娩前每月一次,包括临床和血清学试验。分娩后血清RPR检测:第一年,每3个月检查一次,以后每半年检查一次,随访3年婴儿按出生后1周内、3,6,9,12和18月龄随访,至少连续2次RPR和TPPA阴性可排除TP感染第32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六、信息报告要求1工作要求2报告对象3报告内容4报告单位5报告时间第33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工作要求第34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报告对象艾滋病个案:全县所有经确认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婚检妇女、孕产妇及其所生的18月龄以内的儿童梅毒个案:全县所有诊断为梅毒感染的孕产妇。梅毒感染母亲分娩儿童死亡、诊断为先天梅毒或者排除先天梅毒感染第35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无忧PPT整理发布关于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第1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策略二、目标三、措施四、职责五、治疗六、要求七、流程主要内容第2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根据《艾滋病防治条例》、《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11-2015)》、《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制定本实施方案第3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加强政府领导,落实部门责任开展社会动员,促进广泛参与整合服务资源,提高干预效果扩大覆盖范围,促进常规开展一、策略第4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孕产妇艾滋病和乙肝检测率分别达到85%以上;梅毒检测率达75%。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抗病毒药物应用比例达80%;孕产妇接受其他相关检测的比例达70%;住院分娩率达90%;所生儿童人工喂养的比例达90%。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接受规范诊疗的比例达到80%以上。二、目标第5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目标乙肝感染孕产妇所生新生儿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的比例达到80%以上。提供相应服务的人员(含全国所有省、地市以及任务要求县区)培训覆盖率达到90%以上。加强逐级技术指导,至少达到省级对县级1次;地市级对县级2次;县级对乡镇级4次。第6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措施广泛开展健康教育,预防育龄妇女感染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与咨询服务加强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孕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服务为艾滋病感染、梅毒感染、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