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数据透明传输技术.ppt

发布:2025-04-08约4.18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数据透明传输技术数据透明技术的基本概念转义字符填充法零比特填充法采用特殊的信号与编码法确定数据长度法问题的提出所谓数据透明传输就是用户不受协议中的任何限制,可随机地传输任意比特编码的信息。用户可以完全不必知道协议中所规定的结束段的比特编码或者其他的控制字符。0201035.1数据透明传输技术的概念5.2转义字符填充法数据链路控制协议数据链路控制协议也称链路通信规程,也就是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协议。路控制协议可分为异步协议和同步协议两大类。

同步协议是以许多字符或许多比特组织成的数据块一一帧为传输单位,在帧的起始步,使帧内维持固定的时钟。由于采用帧为传输单位,所以同步协议能更有效地利用信道,也便于实现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等功能。

同步协议又可分为面向字符的同步协议和面向比特的同步协议及面向字节计数的同步协议三种类型。1.面向字符的数据链路控制的规程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71年发表了ISO1745标准,规定了信息处理中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型控制规程。ISO1745:ISO标准。ANSIX3.28美国国家标准。ECMA-16:欧洲计算机制造商协会标准。IBMBSC:IBM公司标准我们国家于1982年低公布了GB3458-82标准。2传输控制字符面向字符的数据传输过程中,规定了10个控制字符作为传输控制用。传输控制字符的名称及代码如下:SOH(StartofHead):开始,用于表示报文的标题信息或报头的开始。比特编码:0000001

STX(StartdText):文始,标志标题信息的结束和报文文本的开始。0000010ETX(EndofText):文终,标志报文文本的结束。

EOT(EnddTransmission):送毕,用以表示一个或多个文本块的结束,并拆除链路。ETB(EndofTransmissionBlock):块终或组终,用以表示当报文分成多个数据块时?一个数据块的结束。ENQ(Enquire):询问,用以请求远程站给出响应,响应可能包括站的身份或状态。

ACK(Acknowledge):确认,由接收方发出的作为对正确接收到报文的响应。NAK(NegativeAcknowledge):否认,由接收方发出的作为对未正确接收的报文的响应.0010101SYN(Synchronous):同步字符,在同步协议中,用以实现节点之间的字符同步,或用于在无数据传输时保持该同步。0010110DLE(DataLinkEscape):转义,用以修改紧跟其后的有限个字符的意义,实现透明方式的数据传输,或者当10个传输控制字符不够用时提供新的转义传输控制字符。数据透明传输的实现为了使计算机之间能传输任意数据代码,转义字符DLE用来改变后续字符的意义。如数据字段中出现了DLE、STX、ETX、ETB等字段,则在发送时在这些字符前面加上转义字符,变成了DLEDLE、DLESTX、DLEETX、DLEETB发送。在接收端将DLE去掉恢复了原来数据。以上就是代码透明型面向字符的数据规程转义字符填充法在internet中的应用数据链路层使用最为广泛的两个协议SLIP(SerialLineInternetProtocol)和PPP(Point-to-PointProtocol)在SLIP协议中,网际层的传输单元是IP数据报,在每一个IP数据报的首部和尾部各加上一个特殊的标识符END,封装成为SLIP帧,再送给下面物理层发送。END编码十六进制为C0H。若在IP数据报中出现了C0H编码,则将C0H编码转义为,十六进制为DBDCH。若在IP数据报中出现码,即DBH,则将DBH转义为DBDDH,如下图转义字符填充法0504020301PPP帧标志位16进制表示为7Eh信息段中出现7E,则转义为7D5D信息段中出现7D,则转义为信息段中出现ASCII码控制字符的比特编码(即小于2Oh)则在该字符前面是国一个7D5.3零比特填充法1974年,IBM公司推出了面向比特的数据链路层协议SDLC,美国标准改为ADCCP,ISO改为HDLC,作为国际标准。HDLC的帧结构(1)F:帧间隔模式:——同步符号、帧之间的填充字符。0111111001111110(2)A:地址字段:通信对方的地址(3)C:控制字段:用于区分帧的类型(数据帧、监控帧、无编号帧)(4)I:信息字段:携带高层用户数据,可以是任意的二进制位串;(5)FCS:校验码:对A、C、I字段进行循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