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中医药知识技能岗位培训.pptx
中医药基本知识;精----又称精气,是一种充塞于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
气----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
;;阴阳的最初涵义:
指日光的向背,向日的一方属阳,背日的一方属阴。
阴阳的哲学涵义:
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阴阳的相互关系;(一)说明组织结构
阳:上部、体表、背部、外侧、腑、气
阴:下部、体内、腹部、内侧、脏、血
(二)说明生理活动
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是阴阳之间既对立又依存,而且不断消长、转化的体现。;(三)说明病理变化
致病因素(邪)→人体(正)→邪正相争,阴阳失调→疾病;(四)用于疾病的诊断;(五)用于疾病的防治
指导养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确定治疗原则:
阴阳偏盛——损其有余(实者泻之)
阴阳偏衰——补其不足(虚者补之);(六)归纳药物的性能
药性药味作用趋向
阳温、热辛、甘、淡升、浮
阴寒、凉酸、苦、咸沉、降;五行的基本概念:
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五行各自的特性:
木曰曲直:能屈能伸,舒展升发。
火曰炎上:温热、升腾、明亮
土爰稼穑:受纳、承载、生化
金曰从革:肃杀、收敛、发声
水曰润下:滋润、向下、寒凉、闭藏;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五行;
五行的相生与相克
五行制化与胜复
五行的相乘与相侮
五行的母子相及;相生:肝疏泄有助心行血---木生火
相克:肾之阴精可抑制心的阳气---水克火;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2)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生:肝疏泄有助心行血---木生火
相克:肾之阴精可抑制心的阳气---水克火
;2、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传变)
(1)子母相及的传变
母病及子:如肺病及肾
子病及母:如肝病及肾
(2)相乘???侮的传变
包括相乘和相侮两个方面。
原因:某一方的功能过亢或虚弱;3、用于疾病的诊断
(1)从色、味、脉来诊断本脏病
如:面色青,喜食酸,脉弦---肝病
(2)分析五脏疾病的传变情况
如:脾虚病人,面见青色、脉弦---木乘土
(3)判断疾病的预后
《医宗金鉴》:“已见其色,得起其脉,得克者死,得生者生。”;4、用于疾病的治疗
(1)控制五脏疾病的传变
《难经》:“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当先实其脾气。”
(2)确定治疗原则
①根据相生关系:“补母泻子”
《难经》:“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
②根据相克关系:“抑强扶弱”;5、制订治疗方法
(1)药物疗法
滋水涵木法,抑木扶土法等。
(2)针灸疗法
穴位:井、荥、俞、经、合(五腧穴)
五行:木、火、土、金、水
虚证---取母经的母穴或本经母穴,补法
实证---取子经的子穴或本经子穴,泻法;藏象——主要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也涉及内在脏腑的解剖形象及其相通应的自然界事物和现象。
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腑
张介宾:“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
;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分类;五脏生理功能、特性及外在联系;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经系统
经脉系统
奇经系统
十五别络
络脉系统浮络
孙络;1、沟通联系作用
沟通脏腑与外周体表肢节的联系
沟通脏腑与官窍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