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上册第五单元的试卷练习.docx
初一历史上册第五单元的试卷练习
初一历史上册第五单元的试卷练习1
一、单项选择题:
1.书法成为一种艺术始于()
A.西汉末年B.东汉末年C.三国时期D.西晋时期
2.下列关于云冈石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位于山西大同市B.主要开凿于北魏前期
C.第20窟露天大佛是代表作D.以雕刻和壁画艺术为主
3.顾恺之生活在()
A.西晋B.东晋C.南朝D.北朝
4.下列关于石窟艺术表达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田园诗意境
B.包含外来艺术特色
C.不限于雕刻艺术
D.佛教盛行的结果
5.被人们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艺术作品是:()
A.敦煌莫高窟的飞天B.云冈石窟的浮雕
C.王羲之的书法D.吴道子的绘画
6.被后人尊称为“书圣”的大书法家是:()
A.钟繇B.王羲之C.王献之D.柳公权
7.南北朝时期开凿的最著名的石窟是①云冈石窟②龙门石窟③敦煌莫高窟④麦积山石窟()
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③D.③④
8.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一个三国初期时曹植的书房场景,其道具有四样,根据你学过的历史知识判断其中搞错的是:()
①书桌上有毛笔、纸张
②书桌上有一叠印制的书籍
③墙上挂有临摹的《洛神赋图》
④书桌上放有一盘葡萄。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9.下列艺术品问世时间距离诸葛亮生活的.年代最远的是:()
A.兰亭序B.《洛神赋图》C.《女史箴图》D.龙门石窟佛像
10.顾恺之创作的作品很多,流传下来的摹本有:()
①《女史箴图》②《洛神赋图》③《奔马图》④《清明上河图》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1.吸取前人精华,独创一家,其字端秀清新,“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阅读材料回答:
①材料中反映的是什么人的艺术成就?
②他的代表作是什么?有何美称?
③后人怎样尊称此人的?
初一历史上册第五单元的试卷练习2
一、单项选择题
南北朝时期开凿的最著名的石窟是()
①云冈石窟②龙门石窟③敦煌莫高窟④麦积山石窟
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③D.③④
下列艺术品问世时间距离诸葛亮生活的年代最远的是()
A.《兰亭序》B.《洛神赋图》C.《女史箴图》D.龙门石窟佛像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
A.夏朝B.商朝C.西周D.战国
东汉时,编写《说文解字》的人物是()
A.仓颉B.许慎C.李冰D.司马迁
我国古文字出现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
B.金文、甲骨文、小篆、隶书
C.小篆、甲骨文、金文、隶书
D.隶书、甲骨文、金文、小篆
对统一文字做出直接贡献的皇帝是()
A.黄帝B.秦始皇C.刘邦D.刘彻
下列哪一项与思想家老子无关()
A.生活在春秋末期或战国初期,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B.其思想记录在《老子》(《道德经》)一书中
C.反对非正义的战争,希望人们相互关爱。
D.认为事物的对立面彼此相互联系,又能相互转化
二、材料分析题
吸取前人精华,独创一家,其字端秀清新,“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阅读材料回答:
①材料中反映的是什么人的艺术成就?
②他的代表作是什么?有何美称?
③后人怎样尊称此人的?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文字的产生和演变见证并记录了世界文明发展历程。观察中国汉字“马”的演变图,回答问题:
甲骨文出现于什么朝代?要进一步研究甲骨文,应该访问河南的哪一座城市?图片中中国文字由古至今的演变历程,显示出中华文明的什么特征?(写出一个即可)
三、连线题
《九章算术》——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名著
《缀术》——唐初成为官定的数学教科书
《石氏星经》——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农学名著
《水经注》——北魏时期的地学名著
《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四、列举题
列举下列人物:医圣、书圣。
列举西周分封制中的几个封国及其地理位置。
五、简答题
简述大禹治水的故事及其意义。
简述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原因及其影响。
简述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表现在哪些方面。
简述孔子在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
简述老子的主要思想主张。
简述墨子的主要思想主张。
简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简述都江堰修建的背景及其作用。
谈谈你对春秋战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