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电梯组装轿厢完整版.doc
電梯组装轿厢
轿厢平面构造布置图
参見图11-1。
组装轿壁
1将整体式轿顶放入轿厢框架内,用電线或绳索吊在轿架上横梁上,尽量吊高。
2在装壁板前對连接部位的保护膜進行清除处理,其他待電梯投入运行時由顾客除去其他部分。参見图7-18。
3壁板的连接:首先在一铺有保护物品的平坦地面上,将後轿壁按⑤⑥⑦進行连接;另一方面将左右侧轿壁(②③④/⑧⑨⑩)進行连接;前壁板等装完装饰顶後進行安装。
注意:1)必须保护轿壁表面不被划伤;
2)连接時注意轿壁板上標识的箭頭方向一致且向上。
3.1壁板间的连接使用6支M6×15長螺母進行连接,中间与转角部位的连接参見图11-2。
图11-2
3.2轿壁与轿厢地板的连接参見图11-3。
3.3操纵盘壁板及前壁板与轿厢底板的连接通過轿厢地板上的孔進行,参見图11-4。
图11-3图11-4
4壁板与壁板的平齐度应控制在1mm以内,参見图11-2。
5壁板的安装次序:
首先安装组装好的後壁板组合,另一方面安装左或右侧壁板组合。
注意:
1)、应尽量使组合的壁板下端(在同一水平面内。
2)、调整壁板间的水平度在原则值内。
3)、应完全拧紧壁板间的连接螺栓,待校正轿壁時再松開。
6壁板与轿底踢脚板的连接螺栓,轻轻紧固,待校正完毕後完全紧固。
7安装轿顶
8安装前壁板及前框板
9安装轿门导轨组件
10在轿厢的左右前壁板位置,用线坠测量轿厢在X、Y方向上的垂直度。X、Y方向上的垂直度偏差应控制在应在1mm以内,否则应在轿底称重橡胶与轿底托架之间插入垫片進行调整。参見图11-5。
图11-5
1)方向的倾斜:在AD插入或從BC抽出垫片。
2)方向的倾斜:在BC插入或從AD抽出垫片。
3)方向的倾斜:在CD插入或從AB抽出垫片。
4)方向的倾斜:在AB插入或從CD抽出垫片。
轿顶的安装
1轿顶总体布置图,参見图11-6。
图11-6
2轿厢壁板组装完毕後,将本来吊在上横梁上的轿顶對应其与轿壁的连接孔慢慢放下,然後用螺栓固定。注意風扇孔的位置在轿厢後侧,轿壁与轿壁拼装時不能少一颗螺栓,防止引起電梯运行過程當中轿壁与轿壁之间的声响。参見图11-7、11-8。
图11-7
图11-8
3轿顶校正器的安装
图11-9為轿顶校正器示意图。
图11-10為轿顶校正器安装示意图。
11.3.4安装前壁板及前框板
11.3.4.1按图11-2和图11-4将前壁板与轿壁及轿底连接,挂上螺栓,不紧固。
11.3.4.2将前框板与前壁板及轿顶進行连接,注意与前壁板的平面度规定<1mm。参見图11-2,11-8。
注意:前框板应首先与前壁板连接紧固,另一方面将前壁板与侧壁板紧固。
11.3.5调整轿厢位置,紧固各螺丝。次序是先紧固轿壁连接处的螺丝,并按次序從下到上。再紧固轿顶与轿壁的螺丝,并按次序從後壁到侧壁。紧固時应保证连接紧密、间隙一致、夹角平行、板面平行、垂直。最终紧固轿底和侧轿壁的螺丝,這時最关键的是,应边调整边紧固保证轿厢整洁。轿壁的铅垂度為1/1000,平面度為<1mm,前後、左右尺寸分中。待整個轿厢拼装完毕,规定個尺寸進行复查,并做好记录,以便查阅。
6轿顶防护栏安装
护栏高度一般為700mm,當防护栏与墙壁距离超過850mm時,护栏高度应為1100mm。
7轿顶風扇的安装
所配風扇為轴流型風扇。其安装位置在轿顶後部。風扇馬达接线,应辨别電源的频率後對的插接。参見图11-11。
图11-11
操纵盘安装
1操纵盘底盒安装简图,参見图11-12。
图11-12
操纵盘底盒体放入轿厢操纵盘壁板预留的孔内,运用侧面孔用螺栓固定。
2将纵盘面板卡進操纵盘底盒内,调整操纵盘面板与轿厢壁板面平齐,平齐度<1mm。
轿门联動机构及轿门的安装
门机安装示意简图,参見图11-13。
图11-13
1轿门装置的安装
1.1门机安装臂的安装:按图11-14在轿厢立柱上安装门机安装臂,连接好斜拉杆临時紧固,待门机调整完毕後再拧紧螺母。
1.2门机的安装:按图11-14将门机通過長条孔与横梁连接好,保证门机中心与轿厢中心一致。并通過長条孔调整门机的前後距离,使图11-15中门机导轨和轿门地坎的水平距离保证為58±1mm;通過调整螺栓B保证高度方向门机导轨和地坎距离為(HH+87)±1mm,HH為轿厢進出口高度。
图11-14
图11-15
1.3轿门的安装:
(1)轿厢门扇的安装与厅门基本相似。轿门安装時必须与轿门頭及轿厢地坎按图紙规定進行安装,并且符合各项技术规定。在電梯出故障或停電時,在轿内应能用手将门扒開,所需要的力不超過300N。参見图11-16,11-17。
图11-16
图11-17
(2)按图11-16用小封包中M8的螺栓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