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建筑物外墙面脱落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研究.pdf

发布:2025-04-09约3.7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建筑物外墙面脱落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推动了建筑行业

的进一步发展。外墙面属于建筑物的外观装饰,影响着人们对建筑的审美及观赏

感。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墙面脱落的现象时常发生,极大地减弱了建筑装饰效

果,破坏了建筑美感,尤其是墙面砖脱落,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对居民的生活造

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综合分析建筑物外墙面脱落的原因,是由各种因素造成的,

本文从外墙面施工工艺着手,对外墙面脱落的原因进行研究,并提出外墙面脱落

的防治措施。

关键字:建筑物外墙面脱落原因防治措施

一、工程概况

某工程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共12栋,地上建筑面积209097.2m2,地下建筑

面积27006.5m2。基础均为预应力管桩基础,短肢剪力墙结构,本工程结构使用

年限50年,结构安全等级二级,抗震设防按6度地震烈度设计。

二、工程外墙面施工工艺

某工程为找出建筑物外墙面脱落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保证建筑外墙面

装饰效果,决定从外墙面施工工艺入手,从施工流程中,找出外墙面脱落的原因

并做好防范措施。某工程安排的外墙面砖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基层处理及标准——进行吊垂直、套方、找规矩作业→抹底层砂浆→弹线分

格及标准→排砖作业→浸砖及浸砖时间→镶贴面砖作业→面砖勾缝、擦缝处理→

清理、检查→修补。

三、外墙面砖脱落的原因分析

通过一系列地观察及对影响外墙面砖脱落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可以获

得影响外墙面砖脱落的主要原因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墙面基层与面砖之

间存在的黏结强度不够,容易导致面砖脱落;第二个方面是面砖缝的处理不当,

砖缝处理位置吸入雨水或湿露,引起砖缝内水分较多,加上季节性冻融影响,造

成外墙面砖分离、拔翘现象,从而引起外墙面砖逐渐脱离基层,引发脱落现象。

下面对产生外墙面砖脱落的两个方面的原因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墙面基层与面砖之间存在的黏结强度不够

引发墙面基层与面砖之间存在的黏结强度不够的原因主要包含基层处理不

当、面砖浸水不良、粘结砂浆质量存在问题、面砖贴压不紧密四个方面。

1.基层处理不当

在施工流程中,进行基层处理,首先要对凸出墙面的混凝土进行剔平作业,

然后对混凝土墙面进行凿毛,并使用钢丝刷满刷,后浇水润湿墙面。对于基层混

凝土表面较为光滑的情况,需要进行“毛化处理”。

基层处理不当很容易导致墙面砖与基层的粘合强度不够。在施工中,如果基

层施工没有按照规范进行,出现基层表面较为光滑或基层过于干燥等现象,从而

导致基层与粘结层缺乏一定的摩擦力,加上基层过于干燥,基层回水加快,容易

导致基层与粘结层缺乏粘结水分,不能进行紧密黏结。或在基层处理的时候,基

层表面出现凸凹不平的现象,导致局部的打灰量不足,低于5mm,容易导致墙

面砖与基层黏结强度不够平;或局部打灰量太多,厚度超过15mm,容易引起黏

结灰浆粘结力,造成灰浆坠落的现象,对面砖与基层粘合强度造成一定影响。

2.面砖浸水不良

在施工流程中,墙面砖与基层镶贴之前,需要进行浸砖作业。浸砖时,需要

将砖清扫干净,放入净水之中浸泡两个小时以上方可,取出墙面砖擦干净或表面

晾干后才可以投入到使用之中。

在实际工程建设中,面砖浸水不良属于墙面砖脱落的主要原因。如浸砖之后,

面砖表面存在着一定的浮水,当粘结层与面砖接触时,会在粘结层及面砖之间,

生成水膜滑动层,影响粘结层与砖面的黏结强度,这种现象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面砖表面浮水生成水膜滑动层影响粘结强度示意图

或面砖取出后不能及时使用,导致面砖过于干燥,当面砖与粘结砂浆黏结时,

容易导致粘结砂浆中水分回水加快,从而影响面砖与粘结层强度不够,导致建筑

墙面脱落。

3.粘结砂浆质量存在问题

在施工流程中,抹底层砂浆作业,需要先进行一次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或掺水

重为10%的108胶水泥索浆作业,之后进行分层抹底层砂浆。第一次底层砂浆厚

度最好控制在5mm,之后使用木抹子搓平并于第二日进行浇水养护作业,当第

一次砂浆干度为65%左右的时候,进行第二次抹砂浆作业,厚度控制在

8——12mm范围内,隔天浇水养护,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抹砂浆次数,直

到底层砂浆抹平符合设计标准为止。

在实际工程中,如果粘结砂浆质量存在问题,如砂浆配合比不符合施工要求,

或砂浆强度较差、泌水性较大、搅拌不均与、和易性较差等,都会对面砖与基层

的黏结强度造成较大的影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