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模拟冲刺试卷:古诗词鉴赏与审美分析题.docx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模拟冲刺试卷:古诗词鉴赏与审美分析题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古诗词理解与分析
要求:根据下列古诗词,回答问题。
1.《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请写出诗的出处。
(2)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内容。
(3)这首诗中“明月”的意象有何作用?
(4)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是怎样的?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请写出诗的出处。
(2)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内容。
(3)这首诗中“白日”、“黄河”的意象有何作用?
(4)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是怎样的?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古诗词鉴赏与审美分析
要求:根据下列古诗词,回答问题。
1.《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请写出诗的出处。
(2)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内容。
(3)这首诗中“春眠”、“啼鸟”、“风雨”、“花落”的意象有何作用?
(4)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是怎样的?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登高》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请写出诗的出处。
(2)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内容。
(3)这首诗中“落木”、“长江”、“悲秋”、“登台”的意象有何作用?
(4)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是怎样的?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古诗词比较阅读
要求:比较下列两首诗,回答问题。
1.《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离骚》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1)请比较两首诗的主题思想。
(2)请比较两首诗的语言风格。
(3)请比较两首诗的意象运用。
(4)请比较两首诗的情感表达。
四、古诗词翻译与赏析
要求:将下列古诗词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赏析其艺术特色。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翻译:
赏析:
五、古诗词填空与理解
要求:根据诗句内容填空,并解释诗句含义。
1.《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填空:春风又绿______岸。
(2)解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填空:不畏______遮望眼。
(2)解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六、古诗词创作与评价
要求:根据给出的主题,创作一首古诗词,并简要评价其艺术特色。
主题:咏月
示例:
月下独酌
明月照我影,
清风吹我衣。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情何限,
举杯问青天,谁解其中味?
创作:
评价:
本次试卷答案如下:
一、古诗词理解与分析
1.
(1)作者:李白,出处:《全唐诗》。
(2)内容:诗人夜晚醒来,看到床前的月光,误以为是地上霜,于是抬头望向明月,又低下头思念故乡。
(3)作用:明月是诗歌的线索,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4)语言风格:朴素自然,情感真挚。
(5)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2.
(1)作者:王之涣,出处:《全唐诗》。
(2)内容: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太阳落山,黄河入海,想要看得更远,就再往上一层楼。
(3)作用:通过“白日”、“黄河”的意象,展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象。
(4)语言风格:简洁明快,意境开阔。
(5)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壮阔景色的喜爱和追求。
二、古诗词鉴赏与审美分析
1.
(1)作者:孟浩然,出处:《全唐诗》。
(2)内容:诗人在春天醒来,听到鸟儿的鸣叫声,想到昨夜的风雨,花儿落了多少。
(3)作用:“春眠”、“啼鸟”、“风雨”、“花落”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
(4)语言风格:清新自然,意境优美。
(5)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2.
(1)作者:杜甫,出处:《全唐诗》。
(2)内容:诗人登高远望,看到无边的落叶萧萧下,长江滚滚来,自己常常作客在万里之外,身体多病,独自登上高台。
(3)作用:“落木”、“长江”、“悲秋”、“登台”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沧桑的感慨。
(4)语言风格:沉郁顿挫,情感深沉。
(5)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三、古诗词比较阅读
1.
(1)主题思想: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友人的不舍之情。
(2)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