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层建筑火灾典型案例.pptx

发布:2025-04-10约4.04千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层建筑火灾典型案例

1、高层建筑火灾典型案例2、常见的危险因素3、安全管理要求目录contents

一、典型案例分析案例一:2014年5月1日14时01分,关港中队接到报警——徐汇区龙吴路2888弄居民住宅24号楼发生火灾。14时07分,关港中队先期到场,目击者王先生看到,消防车到场后,有四五名消防员冲入楼内救火。大约10分钟后,大家眼睁睁看着2名消防员从13楼窗口摔出,坠至2楼平台上……

一、典型案例分析

一、典型案例分析

一、典型案例分析

一、典型案例分析现场情况:起火地点位于徐汇区龙吴路上2888弄的盛华景苑小区24号楼的1301室。该小区为拆迁安置小区,于去年9月向业主正式交房,绝大部分住户今年初才陆续搬入,小区入住率只有约三分之一,群租现象严重。事发的24号楼一共有17层,两梯三户。起火的1301房间为一处群租房,住了2户人家共9口人,起火时,该房间内没有人员。

一、典型案例分析伤亡经过:着火房间内火灾荷载大,长时间燃烧,积聚了大量的高温高压烟气。在防盗门即将被破拆开的瞬间发生轰燃,防盗门突然弹开,形成南北畅通的烟气通道,室内积聚的大量高温烟气在风力作用下倾泻而出,瞬间充斥走道和前室,温度急剧升高(室内消火栓箱内的报警按钮熔化,水带表面碳化),能见度迅速降低。6名官兵在高温烟气中摸索至封闭楼梯间避险,而水枪手钱凌云、刘杰被迫退避至前室的窗口,并将上半身探出窗外躲避高温炙烤。由于窗台高度仅0.96m,加之地面瓷砖湿滑,2名战斗员身高1.78m,背负空气呼吸器后重心失稳不幸坠落。

一、典型案例分析经验教训:(1)侦察时不能准确预判高温房间突然开启会发生轰燃,对高空风力驱动烟热的危险性认识不足。(2)未将着火层下一层或二层作为起火进攻起点层,未通过疏散楼梯进入着火层,导致险情发生后不熟悉疏散楼梯间的位置。(3)破拆高温环境下的防盗门,未利用限位器,未实施有效排烟和水枪跟进掩护。(4)高温浓烟环境下没有沿疏散楼梯撤离,紧急避险能力不足。

一、典型案例分析安全警示:(1)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应当充分考虑高空风力强、住宅房间密闭、火灾荷载大、蔓延途径多等不利因素,预判烟热流动方向及对内攻人员可能造成的威胁,科学确定人员疏散、排烟散热和内攻灭火方案。(2)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必须把着火层下一层或下二层作为进攻起点层,不得乘坐消防电梯直接进入着火楼层。(3)开启浓烟密闭的房门前,必须触摸门的温度,预判门开启后轰燃效应或烟热流动方向。必要时先破拆通往室外窗户,进行排烟散热或打孔射水降低室内温度,预先提示风险并安排紧急撤离路线。(4)破拆入户门要采取限位措施,防止突然大面积开启被烟热灼伤。(5)参战官兵必须严格落实安全防护措施,破拆行动应有水枪掩护。

一、典型案例分析案例二:2009年2月9日20时27分,中央电视台新址园区在建的附属文化中心工地发生火灾,总队119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迅速调集了总队全勤指挥部以及朝阳、西城、崇文、丰台等8个支队、27个中队、85部消防车、595名官兵进行火灾扑救。经过消防官兵的奋力扑救,2月10日2时火灾被彻底扑灭。在火灾扑救过程中,共疏散人员800余人,但造成消防官兵1人牺牲、6人受伤。

一、典型案例分析

一、典型案例分析现场情况:中央电视台新址附属文化中心地上30层、高159m,建筑面积10万m2,主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火灾发生前正在进行内装修。一层为录音棚、剧场影院、宴会厅;二层为新闻发布厅、数字传送机房;三、四层为视听室和水疗室;五层为酒店公共活动场所及大堂;六至十二层、十五至二十六层为酒店客房;十三层为设备层、十四层为避难层;二十七、二十八层为酒廊和餐厅;二十九、三十层为设备层。南、北外立面装修材料为玻璃幕墙,东、西外立面为钛锌板,使用挤塑板、聚氨酯泡沫等作外墙保温材料。东侧94m为央视服务楼;南侧93m为央视新址大楼;西侧49m为东三环中路;北侧38m为2栋居民楼。

一、典型案例分析伤亡经过:20时36分,辖区中队到场,通过外部观察并向现场单位人员了解,该建筑物顶部起火,呈燃烧状态,此时火灾尚未蔓延至建筑内部,楼内尚有部分单位人员。指挥员张建勇命令大力A类泡沫车停于大楼北侧,占据地下消火栓连接水泵接合器,做好为建筑内消防管网加压供水准备,同时带领4名战斗员佩戴呼吸器,携带水枪、水带等器材,在2名单位内部人员引导下,乘坐消防电梯,迅速登顶进行火情侦察并搜救被困人员,准备利用墙壁消火栓向三十层出水灭火。

一、典型案例分析伤亡经过:由于火势从顶层起火点向下蔓延,且作战时间较长、空气呼吸器不能及时更换、人员体力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