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主题班会课件.ppt

发布:2025-04-06约1.73万字共6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肺结核的易感人群免疫力低下者免疫功能受损的人群是结核病的高危人群,包括HIV感染者、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如器官移植接受者)、接受肿瘤化疗或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的患者等。这些人群即使接触少量结核菌也可能发病。1营养不良者营养不良会削弱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结核病的发病风险。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等都与结核病的发病风险增加有关。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营养不良是结核病高发的重要因素之一。2老年人老年人由于免疫功能下降、慢性病多、营养状况差等原因,成为结核病的高发人群。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结核病患者比例也在增加。老年人结核病症状常不典型,易被忽视或误诊。3青少年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快速发育期,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同时学习压力大、生活规律可能不规范,使其成为结核病的易感人群。学校作为人群密集场所,一旦出现结核病例,容易引起集体感染。4肺结核的预防措施1病例早期发现主动筛查和治疗2预防性接种卡介苗接种3环境与个人防护通风和口罩使用4健康生活方式营养和免疫力提升接种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重要措施,尤其是预防儿童重症结核。我国实行新生儿普遍接种卡介苗政策,接种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卡介苗主要预防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结核等严重形式,对肺结核的预防效果较为有限。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结核病患者是切断传染源的关键。对结核病高发地区和高危人群进行主动筛查,发现可疑症状者及时就医诊断。结核病患者应坚持规范全程治疗,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保持室内通风,增加阳光照射,结核菌对紫外线敏感。结核病患者应注意咳嗽礼仪,咳嗽时用纸巾遮掩口鼻,并佩戴口罩减少传播。加强营养,均衡饮食,增强体质和免疫力,也是预防结核病的重要措施。诺如病毒感染病原体诺如病毒是一种单股RNA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是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该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只需少量病毒颗粒即可引起感染。临床表现诺如病毒感染的主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症状通常在感染后24-48小时出现,持续1-3天后自行缓解。儿童以呕吐为主要表现,成人则以腹泻为主。预防措施由于诺如病毒没有特效疫苗和药物,预防主要依靠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食用熟食和安全水、及时消毒被污染的物品表面等,以及对患者进行适当隔离。诺如病毒感染概述1疾病定义诺如病毒感染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胃肠炎,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等症状。该病毒传染性强,可通过粪-口途径、接触传播和食物传播等多种途径传播,容易在集体单位引起暴发。2病毒特性诺如病毒是一种小型、圆形、无包膜的单股RNA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该病毒抵抗力较强,在环境中可存活数天至数周,对酸、干燥、热和许多常用消毒剂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只需少量病毒颗粒即可引起感染。3流行特点诺如病毒感染全年均可发生,但在冬春季节较为常见。由于该病毒传播途径多样,传染性强,且人群普遍易感,因此容易在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等集体单位引起聚集性疫情,也是邮轮等密闭环境中暴发的常见原因。诺如病毒的传播途径粪-口途径诺如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患者的粪便和呕吐物中含有大量病毒,通过污染的手直接或间接接触口腔可导致感染。这也是幼儿园等场所中儿童感染的主要途径,儿童卫生习惯尚未养成,容易通过手-口接触传播病毒。食物和水传播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饮用被污染的水可导致感染。食物可在种植、收获、运输或制备过程中被污染,尤其是生食海产品(如牡蛎)、冷食和需要人工处理的食品风险较高。食品加工者如感染诺如病毒,可能导致大范围传播。接触被污染的物体表面诺如病毒可在物体表面存活数天至数周。接触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桌椅、玩具等,然后用手触摸口鼻,可导致感染。在公共场所,尤其是卫生间、教室等区域,这种传播方式尤为重要。诺如病毒感染的主要症状1潜伏期(12-48小时)诺如病毒感染的潜伏期通常为12-48小时,平均24-30小时。在此期间患者无明显症状,但体内病毒已开始复制。潜伏期的长短可能受到感染剂量和个体免疫状态的影响。2急性期(1-3天)症状通常突然起病,以恶心、剧烈呕吐、腹泻和腹痛为主。呕吐在儿童中更为常见且突出,成人则以腹泻为主要表现。腹泻通常为水样便,无血,每天可达4-8次。部分患者可伴有低热(37.5-38.5℃)、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3恢复期大多数患者症状在1-3天内自行缓解,无需特殊治疗。由于呕吐和腹泻可能导致脱水,应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完全康复可能需要数天时间,期间可能仍有乏力等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