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出口比较优势的综合影响研究13000字(论文)】.doc
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出口比较优势的综合影响研究
摘要
随着科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疗卫生水平不断进步,人们的预期寿命普遍增加,但人们的生育欲望却在不断降低,因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将面临一个人口结构问题——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改变人口的年龄结构,使得一国的要素富裕度发生相对的变化,影响一国的出口比较优势。在此老龄化背景下,研究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探究其作用机制以及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启示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本文把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联系起来,从中国省级地区构建省级面板数据,在要素禀赋理论和罗伯津斯基定理的基础上,从动态角度分析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密集型行业比较优势的影响,探究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出口比较优势的作用机制。
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得到如下结论:从动态角度看,人口老龄化会提高劳动力密集型商品的相对价格,降低资本密集型商品的相对价格,使一国的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出口优势不断降低。因此,为了抵消人口老龄化的不利影响,一是需要提高劳动力的知识水平,借助人力资本抵消人口老龄化的不利影响;二是打破户籍制度,增加劳动力的流动性;三是落实生育政策,实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比较优势;劳动力密集型行业
目录
TOC\h\z\t一级,1,二级,2一、导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概念 2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及劳动力密集型商品出口的现状概述 8
(一)老龄化发展现状 8
(二)老龄化发展特点 10
(三)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出口现状 11
三、老龄化对劳动力密集型行业比较优势影响理论分析 12
(一)理论基础 12
(二)老龄化对劳动力密集型行业比较优势影响机制分析 13
四、老龄化对劳动力密集行业比较优势影响的实证分析 15
(一)计量实证模型 15
(二)变量说明 15
(三)数据说明 16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20
(一)主要结论 20
(二)政策建议 20
主要参考文献 21
PAGE2
一、导论
(一)研究背景
出口作为一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途经,与投资、消费一道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马车,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在这样的配置中拥有大量的劳动力资源,这构成了我国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通过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行业成为出口贸易大国。近年来,我国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占比不断提升,出口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但是我国仍处于国际价值链分工的低端,从这些细节中看出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和加工贸易产品仍占据较大出口比重,出口商品结构存在较大优化空间(林书天,成向阳,2022)。
1961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率为3.89%,低于世界平均水平5.07%,但中国年均1.58%的人口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增长水平,2001年中国老龄化水平超过7%,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2017年老龄化率达11.4%。以印度等国家为代表的南亚和东南亚国家的人口老龄化一直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有效劳动力一直保持在一个充足水平上,这也许是不少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纷纷关闭在华工厂,转而在东南亚和南亚投资建厂的重要原因(付羽和,赵向阳,2021)。这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人口老龄化将持续作用于劳动力供给市场,减少适龄劳动力人数,劳动力供给短缺是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重要原因,这也势必会对我国货物出口产生影响,特别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产品出口的影响。如何保持中国在劳动力密集行业的比较优势,稳步扩大进出口贸易额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当下中国对外出口贸易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概念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剧,国内外众多学者对老龄化不同发展阶段的影响进行了多层次的研究,在类似的情境里从研究老龄化自身的发展阶段和特点到老龄化对经济和出口的影响,主要包括人口老龄化对消费、储蓄、国际收支账户、贸易结构的影响,研究在不断地深入和完善。
1.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
劳动参与率是衡量长期劳动力供给的关键指标,高奇源,吴玉霞(2004)认为劳动参与率是由人对工作和享受闲暇的选择所决定,失业和下岗也是劳动参与率下降的重要影响因素。邓博文,何雨倩(2015)认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会影响劳动力的供给,在收入效应方面,当劳动者工资上升到有足够的收入来承担闲暇,也即劳动者有更多收入来购买闲暇时,从这些步骤可以领悟到劳动者会倾向于选择闲暇,这对劳动力的供给是不利的。在替代效应方面,工资的提升增加闲暇的机会成本,劳动者会减少闲暇的时间,劳动力的供给增加。此外,劳动参与率还受健康、性别、受教育程度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但就各国经验而言,